拱北楼

荡荡双门势郁盘,危楼直北拱长安。莲花转漏铜龙咽,云叶栖檐铁凤寒。

万里行完初放眼,九秋悲后独凭阑。失明气象层霄迥,可许孤臣彩笔干。

杭世骏(1695—1773),清代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藏书家。字大宗,号堇浦,别号智光居士、秦亭老民、春水老人、阿骏,室名道古堂,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雍正二年(1724)举人,乾隆元年(1736)举鸿博,授编修,官御史。乾隆八年(1743),因上疏言事,遭帝诘问,革职后以奉养老母和攻读著述为事。乾隆十六年(1751)得以平反,官复原职。晚年主讲广东粤秀和江苏扬州两书院。工书,善写梅竹、山水小品,疏澹有逸致。生平勤力学术,著述颇丰,著有《道古堂集》《榕桂堂集》等。
  猜你喜欢
揉花催柳,
一夜阴风几破牖。
平晓无云,
依旧光明一片春。

掀衣起走,
欲助喜欢须是酒。
惆怅空樽,
拟就王孙借十分。
我欲图世乐,斯乐难可常。位大招讥嫌,禄极生祸殃。
圣莫若周公,忠岂逾霍光。成王已兴诮,宣帝如负芒。
范蠡何智哉,单舟戒轻装。疏广岂不怀,策杖还故乡。
朱门虽足悦,赤族亦可伤。履霜成坚冰,知足胜不祥。
我今穷家子,自言此见长。功成皆能退,在昔谁灭亡。

一年好处清明近,已觉春光大半休。点检芳菲多少在,翠深红浅已关愁。

感君情重惜分离,送我殷勤酒满卮。
不是不能判酩酊,却忧前路酒醒时。
江乡推甲乙,家史自名门。
作配昔相反,流风今尚存。
三珠方秀媚,双剑忽飞骞。
丹旐莲峰路,悲云落日翻。

五百年间几劫灰,南园非复旧池台。溶溶玉带河边水,曾见张乔照影来。

今古谁同物外情,鹿门风致首阳清。烟霞堆里三间小,松柏阴中一榻横。

春酒醉来花对舞,石棋敲断鹤栖声。岩前清沁诗脾水,谁许高人此濯缨。

华发映清流,江山事晚游。云舒江影净,霜落水痕收。

雁阵新横浦,蟾光欲上楼。钟鸣枫树岭,秋老荻花洲。

气离清浊割,元开天地分。三才初辨正,六位始成文。

继天爰立长,安民乃树君。其明广如始,其泽厚如云。

惟昔我文祖,拨乱拒讴歌。三分未抚运,八百不陵河。

礼敷天下信,乐正神人和。风尘行息警,江海欲无波。

水国秋来少见晴,夕阳忽映小窗明。
西风飒飒林间叶,乍听犹疑是雨声。

蓟门霜气破空来,承露犹为汉室台。树隐长天天隐塞,西风愁听暮笳哀。

绿槐庭院阴如许,声声度来林杪。翅薄风多,身高露重,独把纤枝危抱。

哀音漫袅。顾鬓影成丝,暗惊秋早。蓦起凉飙,晓窗繁响恐沈了。

年年曾记听处,五更疏欲断,幽思多少。冷咽齐宫,凄迷汉苑,身世西风残照。

回肠正搅。忆归棹横塘,柳阴吟绕。剩取馀音,砌蛩相和好。

碧藕连根丝不断,红蕖著子薏何多。
花幕高烧烛,兽炉深炷香。寒色上楼阁,春威遍池塘。多情天孙罢织,故与玉女穿窗。素脸浅约宫装。风韵胜笙簧。
游冶寻旧侣,尊酒老吾乡。清歌度曲,何妨尘落雕梁。任瑶阶平尺,珠帘人报,剩拼酩酊飞羽觞。
遥看沧海城,杨柳郁青青。中央一群汉,聚坐打杯觥。

老非壮盛貌愁霜,陶爱霜花啐霭堂。我未折腰因贱异,花侵啐面逞丛芳。

重阳过后犹含蕊,五柳名存愈觉香。物为高人增市价。

得称处士景难忘。

闻君小邑暂鸣弦,隐几灰心有岁年。白石既烧应化鹤,黄金未熟且烹鲜。

炉中近染三花气,树里新飞五色烟。伊尹即今须负鼎,王乔何事欲冲天。

我爱昭州果,西东此擅珍。荔枝登宴美,桂子荐盘新。

映树珠含影,承牙玉溜津。二年游宦乐,满腹岭南春。

折尽高枝与亚枝,江潭凄恻早秋时。只因易得翻无况,要在关山笛里吹。

祇因重负登临约,冒雨来过金镜湖。浪合乱流双桨急,风回断岸一帆孤。

群山入暮青深浅,远树含烟绿有无。世路险夷真转眴,横塘塘上且提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