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物八咏

轻尘静处暗闻香,遥指平原是故乡。曾托孤根依素女,分将修斧趁吴郎。

枝头空说金为粟,苑内频惊夜有霜。漫道山阿容我老,喜来花信梦初长。

李钟问,福建安溪人。清乾隆元年(1736)举人,李光北之子。曾任福建平和县教谕。乾隆廿一年(1756)五月转任凤山县儒学教谕。
  猜你喜欢
尝闻海客谈,白浪海风恶。
祗是欺舴艋,那见摧蛟鳄。
愁里惜春深,闻幽即共寻。贵看花柳色,图放别离心。
客醉花能笑,诗成花伴吟。为君调绿绮,先奏凤归林。
殿楼传鼓报归鞍,槐道逶迤出九关。
雨罢浮云留北阙,朝来爽气遍西山。
倏逢行幰排辀度,稍见晴鸦接翅还。
痴计未容官事了,只惊潘鬓飒然斑。

应为飘零有故侯,竞将灯火簇溪楼。田夫野妇盈衢巷,怪我还能与共游。

多少濂溪生并时,两程夫子咏而归。
须知宇宙何曾隐,鱼自川游鸟自飞。
鱼戏烟茎细,龟巢粉蕊新。
缝裳怜远客,开幕想嘉宾。
千叶松风畔,双花柳渚濒。
翠芳天宴得,谁假涉江人。
孟郊天地窄,杨朱歧路多。

竹石三分水二分。水边蜂蝶易消魂。不堪重忆旧时春。

可有青苔黏画屧,似闻芳草斗罗裙。丁香花榭不开门。

万古储英气,生贤镇庙祧。方春回暖律,随帝下神霄。

早岁陪兴运,清忠服迩僚。三篇俱命说,两纪独承尧。

为国隆堂陛,中天斡斗杓。光华归使牒,宁谧载民谣。

九牧金成鼎,三山石峙桥。元圭来旧锡,神宝献新雕。

堂起房心次,音谐角徵韶。车书人一统,符瑞岁千条。

璧海材逾盛,沙场虏不骄。献琛皆累译,入彀有垂髫。

郭解双封国,班超五日朝。嘉谋从昔合,奕业更谁昭。

眷礼群臣异,恩光此日饶。授图开地壮,傍阙筑堤遥。

供帐移金屋,歌钟实绮寮。名园藏茂密,华阁耸岧峣。

诏跸纡临幸,宸毫纪宴招。弟兄联衮绣,孙子列蝉貂。

印琢金为彩,鱼悬玉在腰。中姻连筑沁,外族缀涂椒。

帝子传杯勺,宫墙有鼓箫。果新无独享,羹美或亲调。

小簇何郎雾夕诗,微波脉脉解通辞。怜渠欲堕犹开候,月下风前尔许思。

乱后寄僧居,看花恨有馀。香宜闲静立,态似别离初。
朵密红相照,栏低画不如。狂风任吹却,最共野人疏。
明流纡且直,绿筱密复深。一径通山路,行歌望旧岑。

群英生有序,乃在群英先。巡檐笑木李,临浦怀水仙。

根枝本同气,华萼何相偏。雁行来远塞,埙声动芳筵。

嗤彼紫荆花,辉耀春风前。

江树迷离鸥自浴,江云飘尽春山绿。渡头小艇卖鱼归,月映斜扉满篱竹。

读书楼静倚栏杆,一望烟霞碧落寒。奇幛插天藏古寺,危泉悬壁露岩滩。

玉笙声断莺啼处,狼藉落花飞不去。将身欲置画图间,相与神仙觅往还。

处世虽等伦,静躁各殊寓。茅斋殊萧寂,布褐安吾素。

石涧泻寒泉,花径泫清露。悠悠天宇空,秋声在高树。

夹帘不卷重堂暮。白骑少年何处去。云根稚藕已胜花,烟外子松今作树。金月涩知无与。宝瑟风惊犹自语。斜河一道界相思,横隔天心寒似雾。

宿昔梦龙门,兹晨越三峡。湍雷翻水花,林风坠霜叶。

行人与飞鸟,邂逅忽相接。寺门苍崖削,松台紫云叠。

我欲穷源泉,于兹将远涉。所恐触潜虬,俯视为气慑。

月华香艳露华凝,姑射仙人唤未应。剪取秋魂娇欲语,一枝清绝伴书灯。

昔日同游锦江里,锦江水色连天起。谁为作此锦江图,一片生绡映江水。

江上之山岷与峨,千峰万峰插苍罗。老君阁上青羊在,丞相祠前翠柏多。

忆曾共促篮舆出,浣花溪头弄寒玉。高歌大笑天地空,何知此身在西蜀。

支机不识卖卜翁,草堂诗羡少陵工。指点画图何处是,濛濛烟雨动秋风。

退之少苦贫,干禄颇浮躁。长安三献书,时宰终不报。

饥寒日哀鸣,踰壮已瞆眊。向非董张徒,宦辙谁与导。

少年屡摧抑,大器天所造。苟不涉患难,尤足长雄骜。

嗟余樗散材,时迈未闻道。虽云寡知己,敢忘固穷操。

徇利多乞墦,贾名争媚灶。薄俗谅如斯,何事伤怀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