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

练得身形如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霄水在瓶。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药山的高僧身形像飞鹤一般,经常在大片松林下研读经书。
我去拜访,高僧没有多说什么,只说了一句“云在青天之上,水在瓶中”。高僧选了一处幽静的地方居住,非常惬意,这里幽静的常年见不到人影。
有时高僧会登上孤峰山顶,在皎洁的月光下伴着云彩长啸一声。
注释
函:指的是木头盒子,匣子。
经:经书。
无馀:没有剩下。
青霄:一本作“青天”。

赏析

  士与僧的交往,为禅林平添了不少风流。此诗记述了诗人向一代高僧问禅访道的逸事。此诗的诗眼在于“无馀说”与“啸一声”。大道无言,故无余说,既无馀说,便于月下长啸,让一个人的身、心、声与大自然的峰、云、月完全融合为一体。诗中的“云在青(霄)天水在瓶”乃一名播千秋的绝句,引发了不少后世学人与禅子的褒赞。极有气势的当推宋僧北海心的吟偈:“云在青天水在瓶,平生肝胆向人倾。黄金自有黄金价,终不和沙卖与人。”好一句“黄金自有黄金价”,其豪情干天,可谓深得禅趣。

  披云月下,崇冈长啸,一直是前人悟证天地至理而无法言说时所钟爱的一种抒怀方式。无论禅者还是道家亦或儒子,均明晓天人合一之大道,并从中得到法悦。元人叶颐有首诗便深具禅韵。诗中有小记,云:“七月望夕,予曳杖步月,直造峰顶,高吟朗咏,豁然长啸,兴尽而返。 明日山下居人,咸言闻清啸,惊醒尘梦者数十家。予因赋诗以纪其事云。”下面便是其诗:“藜杖策风轻,芒鞋步月明。鹤翻青径影,猿度翠岩声。草露沾衣冷,松泉漱石清。崇冈发长啸,尘世梦惊醒。”无独有偶,不仅东土的智者,便是大洋彼岸的觉者也深谙其中醍醐灌顶之妙。美国禅宗诗人加里斯·奈德(1930~),深得东方禅趣,他的一首《面对群山》用现代诗句诠释了他对中国古代高僧们的禅趣的向往:“他爬到泛着泡沫的小河边。他攀着峭壁而上。他把一根手指头伸进水里,一直探到水池的深处;接着把双手全部没入水中。他把一只脚伸进池子。他扔石子儿进池。他双手在水面拍击。他起身,昂首高呼,面对急流、群山,双手上举,狂啸三声。”如此筒笔白描却如此细腻入神,真可谓三昧之作。

李翱(772年—841年),字习之,唐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人,西凉李暠后裔,北魏李冲十世孙。贞元年间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考功员外郎、礼部郎中、中书舍人、桂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等职,曾从韩愈学古文,协助韩愈推进古文运动,两人亦师亦友。在思想上,李翱一生崇儒排佛,认为孔子是“圣人之大者也”,主张人们的言行都应以儒家的“中道”为标准。
  猜你喜欢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维摩不二门中法,周庙三缄膺上铭。莫道寂然无所说,须知渊默有雷霆。

不褒红尘有利名,閒听幽鸟静看云。
羲皇世上无穷乐,曝背茅檐策几勋。
雪月相辉云四开,终风助冻不扬埃。万重琼树宫中接,
一直银河天上来。荆楚岁时知染翰,湘吴醇酎忆衔杯。
强题缣素无颜色,鸿雁南飞早晚回。
门谱谁夸郡姓强,是家元自孝廉郎。
长来但识诗书贵,老去不知簪珥香。
吏部生涯瓶里粟,夫人宗事橐中装。
他年点检挈庵稿,宁愧欧公志薛杨。
列藩遏戎乱,驻钺实此州。
如何杀大将,王师自相仇。
我来乱始定,城郭气尚愁。
又闻有邻兵,仓卒岂敢留。
促还出西门,天寒绝行甗。
古戍暗雨雪,旌旗暮悠悠。
野屋闭不守,泽田弃谁收。
居人且奔逃,游子安得休。
逶迤苍山去,泱漭玄云福人虎争夜行,风榛啸岩幽。
我徒戒相亲,一失未易求。
饥拾谷口栗,寒烧涧中槱。
神迷路多迂,再宿达海陬。
虽尝登顿劳,幸免迫辱忧。
圣尼畏于匡,嗟我敢有尤。
但惭去越早,不遂名山游。

鹦鹉江中红树,凤凰城里青山。借问来游几日,秋水兰舟独还。

华衮褒荣御墨鲜,堂堂剑佩在凌烟。
十三相后功为最,五百年间遗有传。
落落甘霖施后土,岩岩钜石补青天。
太平有策安排了,浯水清风崖可镌。

羚羊峡暗秋月高,紫云一片沈江皋。欲散不散能坚牢,风纹水纹相周遭。

穷渊蕴结而甄陶,石工下缒斤斧操。诛求窟穴驱鲸鳌,羊肝鲜割微腥臊。

拊不留手濡其膏,白叶芭蕉青葡萄。中有浮动千溪毛,纱帷画静松风颾。

琉璃匣底鸣嘈嘈,夜郎之波牂牁涛。百川砥柱归宣毫,赓金石声宁非豪。

侧江小屋香酒醅,出林缭径丛花栽。溪风暂过响修竹,岭雪未尽兼寒梅。

往游武昌值佳境,白云漫漫萦崔嵬。孙家旧事颇可见,樊山杳霭临钓台。

赤壁楼船不馀烬,属车豹尾空尘埃。埋名腐骨彼谁子,正见邱墟黄土堆。

三分割据亦徒话,今人尚为羞瓶罍。谢公伏令首佳句,游衍相与期江隈。

次山孟宰继有作,洼尊取饮摩苍苔。两公雄才又超拔,明珠照人眸睑开。

腾龙始知爪牙壮,掣鹰无复毛羽摧。腰金佩鱼见官秩,不似迁客谈象雷。

朝廷一入不得出,丘壑何事烦公来。南人歌声易慷慨,公诗感激成叹哀。

隔夜銮车驻翠微,平明鱼钥启彤扉。宫前七校传刁斗,马上千官著赐衣。

地转钩陈成象纬,山开云物写恩辉。春游远薄横汾曲,祖德宗功信不违。

何年驻锡下山中,即见匆匆又欲东。
燕去鸿来俱是客,云生月落不离空。
冷泉亭上参吟畅,飞雪若前哭老同。
方外友朋询近况,为言已作木鸡翁。
多年大治之官去,近日哀音始得闻。
蜗角祇缘争战久,鸰原遂有死生分。
可怜怕道终无后,谁忆中郎所著文。
想见散花洲渚上,至今犹自结愁云。
水势滔滔不可量,渔舟容易泛沧浪。
连山翠霭笼沙溆,白鸟翩翩下夕阳。
雨添一夜秋涛阔,极目茫茫似接天。
不知龙物潜何处,鱼跃蛙鸣满槛前。

画水不画湿,画山不画坚。盈尺之纸数寸管,便有江湖万里天。

成生貌古心亦古,造化为工笔端取。玄冬起雷夏造冰,翻手作云覆手雨。

岭外荒山与野水,自昔不闻传画史。只画潇湘与洞庭,于今却在兵戈里。

翠峰碧嶂郁然来,病眼愁心次第开。人家浦溆扁舟渡,何日真能到一回。

维舟烟柳外,风健布帆轻。
雁过家千里,鹃啼月五更。
山川行客梦,风雨故乡情。
问宿枫林晚,袁州第一程。
江逢九派人将别,猿到三声月为秋。
不知相见更何日,此夜少年堪白头。

平居江北与江南,矫首相望岁已三。近睹百花开烂漫,遥闻千树吼毗岚。

白云缥渺连青嶂,明月徘徊印碧潭。一棹扁舟如会面,燃灯清话薜萝龛。

访尔阳山曲,迢迢丘壑重。
青冥恣遐瞩,麋鹿伴孤踪。
高枕低云峤,疏林度远钟。
径余重九菊,门倚两三松。
避地雾中隐,鸣琴竹下逢。
夜长思共醉,老去愿相从。
魏阙无今想,仙风自可宗。
因思沉湎者,役役尔何庸。

霜钟云磬韵双清,何处村庄旋旋鸣。北客初来听不厌,那知此是夜舂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