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间纪事

渐远零陵道,前瞻驿尚赊。
路傍多古木,村外少人家。
碍眼云遮岫,薄情风落花。
堪怜艳阳月,汩汩走尘沙。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翼翼宸恩永,煌煌福地开。离光升宝殿,震气绕香台。
上界幡花合,中天伎乐来。愿君无量寿,仙乐屡徘徊。
朗朗神居峻,轩轩瑞象威。圣君成愿果,太子拂天衣。
至乐三灵会,深仁四皓归。还闻涡水曲,更绕白云飞。
葩叠萼相重,烧栏复照空。妍姿朝景里,醉艳晚烟中。
乍怪霞临砌,还疑烛出笼。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
殷丽开繁朵,香浓发几丛。裁绡样岂似,染茜色宁同。
嫩畏人看损,鲜愁日炙融。婵娟涵宿露,烂熳抵春风。
纵赏襟情合,闲吟景思通。客来归尽懒,莺恋语无穷。
万物珍那比,千金买不充。如今难更有,纵有在仙宫。
凤拨〓弦鸣夜永,直疑人在浔阳。轻云薄雾隔新妆。但闻儿女语,倏忽变轩昂。
且看金泥花那面,指痕微印红桑。几多余暖与真香。移船犹自可,卷箔又何妨。

山径萧萧落木疏,小桥流水限林庐。秋风黄叶少人迹,鸡犬不闻惟读书。

修仙慕道,为甚都担阁。妄想太虚高,皆由骋、外缘欢乐。内中珍宝,未晓是无为,只夸强,又夸能,夸里还销铄。非知下手,怎会重安脚。每谩度饥寒,争似把、阴阳做作。白纯红赫,光艳灿然殊,一方圆,十方明,方现真丹药。
放舟脂塘曲,盘游湖上雷。
雷鸣湖雨作,还泊香山隈。
美人斗香草,上有九畹栽。
美人在何所,搴芳招归来。
露下荆棘草,鹿上姑苏台。

晓庭微雨濯瑶华,愧杀群芳醉落霞。恐与蟠桃共花谱,三千年一耀灵葩。

吾兄侠气旧昂藏,抱玉空山鬓有霜。白石常封烧药灶,红泉自绕读书床。

休从渔父思兰沚,漫羡词臣赋柏梁。此际秋风生桂树,歌残招隐意苍茫。

延陵庙西落日低,延陵庙前春草齐。千金公子去不返,淡云苦竹斑鸠啼。

百年浑似醉 ,满怀都是春。高卧东山一片云。嗔,是非拂面尘,消磨尽,古今无限人。

酒醒船在子陵台,万壑千岩玉琢开。抛却钓鱼看雪落,一双青雁恰飞来。

杖锡游兹地,过从动隔年。已无离别想,那有去来缘。

心事青山外,禅机白石前。偶来非道意,敢借慧灯燃。

浅著铅华素净妆。翩跹翠袖拂云裳。傍人作意捧金觞。
曲度清悲云冉冉,花飞零乱月茫茫。梦回人去似高唐。
蕊珠宫殿俯烟霞,宣政门开立正衙。
刚日小王封大国,玉堂学士进新麻。

弊裘尘土压征鞍鞭倦袅芦花,弓剑萧萧,一径入烟霞。动羁怀西风木叶秋水兼葭,千点万点老树昏鸦,三行两行写长空哑哑雁落平沙。曲岸西边近水湾鱼网纶竿钓槎,断桥东壁傍溪山竹篱茅舍人家。满山满谷,红叶黄花,正是伤感凄凉时候,离人又在天涯。

袅袅风中兰,鲜鲜霜里菊。过期即彫残,非候不茂育。

枯菀故有时,春秋各自足。独彼枯树株,一世少煦燠。

雨露朝不濡,鸟雀夜不宿。百孔与千创,蝼蚁穴其腹。

那更生稊华,已矣休妄瞩。

一呼善来,须发自落。
积累既多,无处安著,
普请大众,把火烧却。

渊明神游桃花源,六如身住桃花坞。不是人间第一流,难与桃花论宾主。

对花须把酒,对酒宜赋诗。诗画游戏耳,工拙我不知。

大儿汉曼倩,小儿唐青莲。尸解非所好,怕作懵憧仙。

前身桃花见花喜,故应埋骨桃花里。三春红雨落纷纷,唯有此桃花不死。

前中丞,后明府,封值区区三尺土。异代堪联侨札交,当时耻与绛灌伍。

明府来自桃花源,华胄遥遥本同祖。出处虽殊兴趣同,唱和埙篪吾与汝。

歌新诗,酹清醑,仙不能言花应语。

不见山翁五载余,自怜故态尚狂奴。三杯大笑出门去,袖有井田封建图。

石上草,何营营,团团翠碧沿岸生。年年雨露滋不长,岁旱乾枯应复萌。

根托紫泥里,叶并白云横。恍疑九节长生饵,又若芝术摇金茎。

老夫不可结,樵子难为薪。岂是天公爱灵物,护此石上千年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