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间纪事

渐远零陵道,前瞻驿尚赊。
路傍多古木,村外少人家。
碍眼云遮岫,薄情风落花。
堪怜艳阳月,汩汩走尘沙。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朽株难刻画,枯叶任凋零。旧友频相问,村酤独未醒。

山牙收细茗,江实得流萍。颇似申屠子,都忘足被刑。

双岩夹方流,知有至妙蕴。山石发清晖,草木得馀润。

泉源皆宝气,樵牧骇潜蜃。仙翁木危坐,华池养水性。

神泽温而栗,骨峭老益劲。苔矶枕泓碧,时有鱼出听。

糜琼饭潺湲,冲淡意无朕。

簟凄灯暗眠还起,清商几处催发?碎竹虚廊,枯莲浅渚,不辨声来何叶?桐飙又接。尽吹入潘郎,一簪愁发。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
阴虫还更切切。玉窗挑锦倦,惊响檐铁。漏断高城,钟疏野寺,遥送凉潮呜咽。微吟渐怯。讶篱豆花开,雨筛时节。独自开门,满庭都是月。
冰消宿沼悠扬动,烟暖寒林约略青。
试上龙楼囘远望,朝来生绿画罗屏。

前身应是奕秋徒,自谓人间敌手无。君去尚留边角势,为君题作烂柯图。

谁把灰堆一幅张,并刀误剪半淞江。梯山航海中流漩,绣岭花门倒影幢。

大宅火争焚宝所,无家别即孕莲邦。石人双眼真胡越,玉箸犹输五百双。

怕见花阴蝶作团。舞衣新觉带围宽。镜中红泪可能瞒。

爱拨兰熏情恋热,戏抛梅子意含酸。殢人偏是黛眉攒。

肃肃雍雍义有馀,九天莺凤莫相疏。
唯应静向山窗过,激发英雄夜读书。

纳凉何处避尘埃,步入深林暑气回。尚有幽花随地放,何妨麋鹿隔溪来。

风生两腋频尝茗,愁破千重数举杯。调合自能高百世,诗成还让建安才。

赣州城头鼓角哀,清漳道上羽书来。何处总戎深属望,阳明夫子出群材。

佳人织锦深闺里,恨入东风泪痕紫。
三年辛苦织回文,化作鸳鸯戏秋水。
秋水悠悠人未归,鸳鸯两两弄晴晖。
料应花发长安夜,不见闺中肠断时。

雨后临江岸,远山云渐开。江长孤鹜去,洲迥数帆回。

吊古悲荒垒,吟香折野梅。客游方意惬,歧路尚徘徊。

华堂宴罢笙歌歇。夜深香袅炉烟碧。酒醒小屏风。烛花相对红。

玉钗金翠钿。柳叶双蛾浅。日午未成妆。绣裙双凤凰。

池南池北蜀宫春,红湿花枝压锦城。袖手纵观花似笑,相看一脉话尤情。

若耶溪路。别岸花无数。欲敛娇红向人语。与绿欲、相倚愄,回首西风,波淼淼、三十六陂烟雨。新妆明照水,汀渚生香,不嫁东风被谁误。

遣踟蹰、骚客意,千里绵绵,仙浪远、何处凌波微步。想南浦、潮生画桡归,正月晓风清,断肠凝伫。

夹堤与缕堤,直趋无支蔓。有时善因依,一曲作铜堰。

月蹙修眉长,浑睹湘妃怨。

却有机缘在,相逢意气同。来看云起处,共话月明中。

去去程何远,悠悠思不穷。钱塘江上水,直与海潮通。

晓露枝头半夕霏,近人秋色故依依。小窗得此已非俗,荒径待兹胡不归。

晚节有情看岁月,春风何意入芳菲。无弦别是琴中趣,莫向东篱问白衣。

丹崖深处五云连,幽境中开别洞天。壁险时闻猿啸月,草青疑觉钵生莲。

红尘迥隔蓬莱晓,匹练空明河汉悬。不向鹿门期九转,褰衣到此悟真禅。

长河波浪渺无津,匹马西风日易曛。
客舍况逢三日雨,故人犹隔数重云。
山容惨淡当窗见,鸟语啁啾近水闻。
信有路难行未得,旅愁乡思益纷纷。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