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叔永见寄韵

眼空凡马绝全牛,肯念江萍万里浮。
一倡朱弦补骚雅,片言华衮续春秋。
礼罗自昔须温造,文馆而今欠薛收。
要任丘墟百年责,慎毋樽俎上南楼。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霭然空水合,目极平江暮。南望天无涯,孤帆落何处。
顷为衡湘客,颇见湖山趣。朝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
帝乡劳想望,万里心来去。白发生扁舟,沧波满归路。
秋风今已至,日夜雁南度。木叶辞洞庭,纷纷落无数。
边堠远,置邮稀。附与征衣衬铁衣。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惟望得书归。
随缘驻瓶锡,心已悟无生。默坐烟霞散,闲观水月明。
竹深风倍冷,堂迥磬偏清。愿作传灯者,忘言学净名。

过从顿谢懒尤添,倦卧终朝不捲帘。晚饭都无官米气,始知身已是苍黔。

忆吾未冠赏年华,二十年间在咄嗟。
今来羡汝看花岁,似汝追思昨日花。

欲寻微径到山前,闻有蛟龙洞底眠。岁旱密云终不雨,可能无意救荒年。

笔冢前头几泣鱼,笔耕无获匪才疏。寄将毛颖烦为传,恰值虞卿正著书。

千兔难酬终送似,两家托契更谁如。词章老去输豪放,琼玉从君要佩琚。

桂树兮团栾,篱菊兮可采。
石磊磊兮沿荔,雁嗷嗷兮离叆。
人心悽兮易凉,时令迁兮谁縡。
揽古昔兮自怅,视彭殇兮何待。
吁嗟秋兮,不以悲而能轻,
不以愁而为怠。若得意兮骚者,
酒淋骚兮如海。

天妒人娇。正鸾羞觅渡,鹊懒填桥。忽来灯下句,如听雨中箫。

遥知堪瘦倚阑腰。病因影起,香随梦销。孤眠起,想只有玉楼花照。

清悄。鸿飘渺。门掩苎萝,空把灵犀抱。拣尽寒枝,压残金线,幽怨寄怀香草。

频展乌丝断离肠,奈何欲唤青天老。而今情绪,凭谁问取分晓。

一杯瓮头春,持寿丹山客。洗盏置客前,共坐林下石。

酒酣语益真,道合意自适。东风吹醉眼,高兴寄空碧。

人生天地閒,迅若驹过隙。胡为就羁缚,惴惴从物役。

何如梦室中,一笑百忧释。弃置勿复道,旅怀陶兹夕。

短裤长衫白苧巾,咿咿月下急推轮。洛阳路上相逢著,尽是经商买卖人。

春动樵湖湖水生,逸樵湖光□如城。衰翁独坐樵□□,□十六峰齐□□。

寒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
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
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
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

峨眉月浸千秋雪,太华峰摇十丈莲。一见升平玉清客,雪莲声价顿销然。

烽火颜开事特新,宗周从此入咸秦。当年祇爱些儿戏,褒女何曾解笑人。

千年俎豆逢丁日,万国冠裳戒沐时。月白衣明心皎皎,风高气肃意夔夔。

太牢曾识汉庭礼,玉帛深思昭代仪。总为菁莪情转切,微才何以答君师。

椎髻围花一色红,尤怜雉尾晚摇风。也谙礼让非关学,才读诗书便不同。

大耳祇因娱美妇,细腰未许过成童。笑他女作门楣好,真个吾翁即若翁。

附骥游僧刹,天清晓色开。园林喷雨过,殿阁踏云来。

日转花阴薄,山深磴道回。凭栏堪写望,陇麦翠如堆。

兹游亦已屡,今上最高峰。水落洞庭远,山围吴会重。

顾瞻悲浊世,凌厉觅奇踪。独羡鸱夷子,扁舟欲往从。

剑佩俨如林,齐倾拱北心。渥恩颁美禄,咸濩听和音。
一德君臣合,重瞳日月临。歌时兼乐圣,唯待赞泥金。
万国咸归禹,千官共祝尧。拜恩瞻凤扆,倾耳听云韶。
运启金行远,时和玉烛调。酒酣齐抃舞,同贺圣明朝。
令节陈高会,群臣侍御筵。玉墀留爱景,金殿霭祥烟。
振鹭涵天泽,灵禽下乐悬。圣明无一事,何处让尧年。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