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具茨四壁无斗储,载行书多常满庐。胸中嵬垒几石渠,三箧补亡无复馀。
起居谁不嵬何如,校书著作虚诏除。元元本本穷古初,雌黄付与金银车。
朅来穷山岁三徂,催科政拙民力苏。黄童佩犊耕菑畬,戴白未见空欷歔。
焚香晏坐临绮疏,三年不识园中蔬。迩来结屋聊卷舒,手抄平生未见书。
曼倩两目如悬珠,四十四万何多欤。较公所得无锱铢,门生校雠谁与居。
我欲从公路郁迂,著鞭何时跨蹇驴。不求奴饭马青刍,得公奇字归自娱。
屋角梅花欲弄晴,耐寒庭草尚晶莹。护霜云重知何事,留得芭蕉作雨声。
十月黄花犹在径,拥褐徐行黄没胫。清晨有客叩我门,童子贪眠呼不应。
病身出揖小亭西,袖有新篇为我赠。临风玉树既皎如,满把骊珠光照乘。
闻君家住西子湖,浩然动我曾游兴。山色周遭郭外青,波光一片衣间凝。
春烟秋月几衔杯,故国旧家同堕甑。羡君生长久承平,往事何堪入聪听。
南来诗卷气有馀,展读终朝语清醒。不嫌老马问修途,自愧霜蹄早蹭蹬。
季生闻说寓兰溪,母老儿娇室悬磬。君年方壮渠尚强,好上湖船共深订。
立马何年续旧铭,安龙一旅动初硎。且看丽日飞南诏,自有光天映北冥。
早发潼关道,微风动林木。长峡百里去,我行正仆仆。
大风变顷刻,万里惨以逐。树杪闻过沙,何须问平陆。
我口不可开,我身只匍匐。挽车两少年,行行亦长哭。
云是阌乡人,先世有官禄。县官急边粮,十户九逃伏。
里长利赂钱,我故苦独速。太平作男儿,庸调天亦福。
所恨身不长,筋力易羸蹙。母寡已十年,萧条但空椟。
有田不得耕,有事在忽倏。近岁严转输,使者日三复。
迢迢百里途,如历经纬轴。我喉亢如火,我行迅如䎘。
吏来督我行,跃马恨不骛。使者讨押钱,鞭挞褫我服。
我冤向孰陈,我泪向天瀑。语终心益伤,声吞色犹恧。
我感少年语,涕泪泫如漉。皇明百年来,万姓各安育。
草木亦有滋,少年尔曷蹙。匈奴二三载,骄气如鹯鹔。
主将小儿行,焉能办鍭镞。尔居见尔难,不见九边族。
一夫八人管,剥削尽膏肉。往者禁军出,人家无完畜。
膂力代出役,瘁敝内供谷。土炕亦见夺,何况妻与仆。
此本亡赖子,亡命入军牍。三帅皆诡随,安知有钤束。
少年尔莫苦,主上正恭穆。行当致雍熙,边庭永安肃。
尔身当不劳,尔家亦永复。少年感我言,再拜向天祝。
愿主万年寿,保我有饘粥。愿民如春草,长养无践殰。
挽车向西去,气色犹睦睦。
卢子城头问去踪,不堪别恨结遥峰。春风几发河阳树,客路重趋蓟苑钟。
岂有明珠藏薏苡,惟馀长剑吐芙蓉。浮云西北休愁思,霄汉还应雨露浓。
岧峣阊阖云,蹀躞志鞍马。细毡侍珠旒,治道谈帝者。
归来西湖滨,岸帻松盖下。秋渌晚涵山,挹以荐残斝。
北第何三辞,泉石怀绿野。
羊城山宛宛,半插高空半。平远羊城水汤汤,其源清激流汪洋。
墨龙池上龙飞翔,星辰照耀垂文昌。名贤典则首陆晏,名宦风流首谢王。
石入晴雨天无定,金窟银峰地宝罄。水溯巴湘估客穷,山梯闽粤征夫病。
黄山之山高高可种竹,黄水之水深深宜禾畴。乃有不耕之夫原上游,盗笋不足还盗牛。
我生之初风尚古,岁时伏腊罗尊俎。昔日崇墉足谷家,今时飘泊无聊侣。
临川之南龙骨渡,乃是逋逃渊薮处。为狐为鼠遑恤他,为虎为狼当奈何。
父兄教不先,子弟率不谨,不见阿芙蓉,家家鬼结磷。
士贫孰义学,民贫孰义仓,贫人挑盐富人食,官吏捉盐盐被攘。
安得反浇俗,尽为农桑民。安得挽薄习,尽为弦诵人。
我闻颜真卿,治陂灌田民利均。又闻秦起宗,俭约安静民化淳。
公其迈古昔,与民为更新。爱民之吏公其举,贼民之吏公其甄。
玉田氤氲灵谷芬,侧身南望歌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