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天地浩莽中,肃已屏象物。欲思湖海游,病骸畏风雪。
檐下晚逡巡,黄月吐城岊。城上来海风,霜气激漰渤。
霜中乱萚影,过墙捩栖鹘。鹘栖枯树枝,枝高月空阔。
枝高无一叶,其势飒将折。朱门多画梁,不与寄兀兀。
曷由度今夕,为尔苦悽慄。我虽赁庑居,未资拮据力。
较尔托命危,分已获安息。斯时西窗中,当篝坐缝紩。
篝火青无辉,素壁澹萧瑟。警梦床下声,近复断蟋蟀。
颇愁中夜寒,逼肤蔽难密。截纸量窗围,周遭相其缺。
小补得大完,近谋尚非拙。石间残藓痕,任伊作冰裂。
颇得斜阳明,烘我研云活。敛足辞尘埃,束怀励涓洁。
何虞朔气深,凛洌到心骨。还视栖鹘孤,啼声惨相聒。
语尔东园松,遗有旧巢窟。翠荫如重帷,相暄得朝日。
曷不迁尔栖,守影俟春蘖。
上人丛林秀,襟期支许越。往从湖山游,发轫无留辙。
转身浮云空,归兴飞鸟豁。故乡得青海,下瞰鲸灿窟。
结庐才蜗牛,胜践喧卑脱。丛残剪荆棘,泪敝栖楣埒。
兰苕纷被径,关锁昼不掣。由来大慷生,卓锡果清绝。
菅茅席三径,虚榻扫凉月。不持一钱居,未省香火歇。
鹤骨老亦轻,田衣故仍洁。高舂一饭过,野荈供嚼齧。
笑作疮剜肉,荐语畏饶舌。阳冈藷蔗稠,乳窦春泉冽。
行当揽俗驾,滞念论一吷。
吴兴笔法妙天下,人藏片楮无遗者。南阳诗律动江湖,一篇才出人争写。
二老风流倾一时,只今传画仍传诗。清涵月露秋见影,黑入雷雨寒无姿。
仇山黄鹤去不返,苕溪鸥波岁俱晚。好呼铁爪夜铮铮,刻向青珉照人眼。
此公出世使人惊,道眼看来却未曾。政尔雪峰千百众,澹然云水一孤僧。
不妨诗笔作佛事,已用茗瓯传祖灯。我老尚堪行脚在,因风为寄古崖藤。
仪凤厉天,腾龙陵云。昂昂猗人,逸足绝群。温风既畅,玉润兰芬。
如彼春零,流津烟煴。
邓林伊何,蔚蔚其映。流芳伊何,鉴犹水镜。通广外润,雅裁内正。
降巳顺时,志存急病。
戎马生郊,王路未夷。螳螂举斧,鲸鲵轩鳍。矫矫吾子,劬劳王师。
单醴投川,饮者如归。昆岭载崇,太阳增辉。
江海能大,上善居下。侯王得尊,心同触寡。废我处冲,虚怀无假。
待来制器,如彼炉冶。天下何事,去其害马。
友以淡合,理随道泰。余与夫子,自然冥会。暂面豁怀,倾枕解带。
玉液相润,琼林增蔼。心齐飞沈,相望事外。譬诸龙鱼,陵云潜濑。
稷契赞时,巢由亢矫。辅汉者房,遁迹者皓。妙善自同,外内臣道。
子光齐鲁,余守严老。
元直言归,武侯解鞅。子鱼司契,幼安独往。神齐玄一,形寄为两。
苟体理分,动寂忘象。仰味高风,载咏载想。
回驾蓬庐,独游偶影。陵风行歌,肆目崇岭。高丘隐天,长湖万顷。
可以垂纶,可以啸咏。取诸匈怀,寄之匠郢。
松云自古从军路,断肠今夜歌袖。越罽花茵,衙香锦袜,一骑红鸯载酒。
落鸦亭堠。正阮笛悲凉,绿腰翻后。猎猎西风,河声并入指弦骤。
渔阳客子愁绝,旅怀都付与,冷月衰柳。偶发狂言,暗惊丫鬓,可许杜樊川否。
沙场依旧。问小队郊垌,几时还又。醉脱征衫,倩他双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