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九龄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末进士。入宋,又中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进士第三名。一说乾德五年(公元967年)进士(《瀛奎律髓》卷四八)。尝为蓬州蓬池令(《舆地纪胜》卷一八八)。 开宝六年(公元973年)与卢多逊、扈蒙等同修《五代史》。李九龄生活在唐宋之交,因社会动荡,一生抱负难以伸展。著有《李九龄诗》一卷,皆七言绝句。《全唐诗》录存二十三首。
冷风如冰月如水,夜久霜寒倚秋桂。酒樽已眠人未睡,闲与孤蛩各言志。
宇宙宽闲容我辈,千古万古同一致。天上人间好恶异,君子小人常倒置。
不愿建侯游万里,金印红旗拥千骑。不愿闻鸡五更起,衮绣传呼趋九陛。
惟愿擘画千百岁,坐见无怀大庭氏。不须结绳与画地,何者为愚何者智。
不蚕而衣不耕刈,不暑不寒春泄泄。有酒如江碧浮蚁,一瓢日日江头醉。
醉后长歌语流丽,歌声透天天为喜。赐我三元九霞佩,佩之乘风御清气。
虎豹遁迹鬼神避,意之所之身即至。竦身蜚出扶摇外,直到天宫三十二。
五年一会面,一别不惨然。只消三回别,便是十五年。
念我志参学,黄杨木子禅。百遍听师语,终不破纠缠。
辟彼生肓人,生不识紫朱。告以朱何似,转告转模糊。
别师既不忍,留师复苦难。十月江风多,留毛盖脑寒。
六祝周遗礼,千官汉盛仪。声名无此达,少壮任君为。
孤戍程虽迫,萱堂拜恐迟。都门四月别,愁杀万黄鹂。
璧月俨中悬,村空听悄然。借床依树阁,辍棹上滩船。
物外我怀趣,区中公了缘。异时殊出处,安否要诗传。
红蕖白羽汎空明,淅淅新凉六月生。咫尺沧洲千里隔,云飞水宿总关情。
五指参天五岳呈,四州导水四山倾。地脉不缘沧海断,中原垂尽睹全琼。
特起昆崙浮浩瀁,居然福地拟蓬瀛。鸿荒世远不可辨,唐虞声教朔南并。
郡县开疆始秦汉,舆图一统归皇明。玉旨一从褒甸服,珠崖千古表神京。
海滨弦诵追邹鲁,天上夔龙翊治平。乡里衣冠今不乏,登高望远几含情。
爰稽往牒纪图谶,大魁五解须汇征。数过时考今则可,后有作者谁先鸣。
北冲河口尚未塞,女娲补炼须经营。裁成辅相固有道,望景观卜希前旌。
弱龄荏苒今衰晚,去来吾党欣逢迎。维时天中际佳节,嘤鸣求友罗群英。
蒲觞綵缕纷竞劝,玄谈四座俱高声。就席探韵陈风雅,稽首神天为主盟。
卓明堂前一杯酒,上帝肸蚃一墙羹。肝胆镌铭谐楚越,市义好德垂休名。
从此山灵增气色,风云际会符嘉祯。五百名世应时出,三千礼乐对纵横。
政善民安歌道泰,风调雨顺号时清。雍熙世拟华胥国,蛮荒时筑受降城。
逸史赓歌摘苏句,载称奇绝冠平生。
信步绕湖边。云懒山慵近午天。柳岸荷塘度人影,萧閒。
梵宇钟声宕碧烟。
几折路回环。逦迤行过竹素园。池馆亭台数不尽,绵延。
鸡犬人家半是仙。
即看画里意婆娑,比恨量情孰与多。不见春痕写春影,故应好梦未成魔。
海棠如锦照深杯,十笏招提策马来。与子缠绵成强别,为时珍重要清才。
宏农野水春无渡,芒砀愁云远未开。抔土寸金嗟往事,大堤杨柳待重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