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沟

流水东西傍帝台,六朝重为两朝开。
曾有鹢首知高下,莫问鱼舟识去来。

  朱存,生卒年不详,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南唐保大时,取吴大帝及六朝兴亡成败之迹,作《览古诗》二百章。《宋史·艺文志》著录为《金陵览古诗》二卷。《舆地纪胜》卷一七引其诗,称“本朝人诗”,则朱存入宋后仍在世。《十国春秋》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我老不自量,筑室盈百间。
旧屋收半料,新材伐他山。
盎中粟将尽,橐中金亦殚。
凉风八月高,扶架起南边。
首成遗老斋,愿与客周旋。
古桧长百尺,翠竹森千竿。
隔城过清颍,有井皆甘泉。
平生隐居念,眷眷在山川。
谁言白发年,有作竟不然。
我本师瞿昙,所遇无不安。
诸子知我怀,勉更求榱椽。
堂成铺莞簟,无梦但安眠。
搔冰珠重步微摇,约臂金寒束未牢。
要见低鬟揎玉腕,更须斜抱紫檀槽。
宁怀会稽绶,不遗帝城书。
仕止四千石,年头开八秩初。
倾囷除旱魃,防岸免民鱼。
欲识恩田广,衔哀到小胥。

尽风流,小乞儿,数莲花,唱竹枝,千门打鼓沿街市。

桥边日出犹酣睡,山外斜阳已早沿。残杯冷炙饶滋味,醉倒在、回廊古庙,一凭他、雨打风吹。

绿树横塘第几家。曲阑干外卓金车。渠侬独浣越溪纱。

浦口雨来虹断续,桥边人醉独横斜。棹歌声里采菱花。

书楼新起赖休公,况接丹梯百丈通。秪为云松巢此地,不须车马到山中。

白云倚槛临丹壑,明月开轩坐碧空。更作百年投老计,已将别业傍禅宫。

杂诗新体,花叶亲书娇旖旎。生小腰支,树底秋千罥鬓丝。

裙芳糁径,莺窜高枝春昼静。乱叠离愁,飞阁参差碧瓦沟。

西夷恶祲缠沧海,未复疮痍十载馀。岂谓同仇资一旅,翻看载鬼筮盈车。

戴天今日安雠耻,报国何人畏简书。更有黄金买烟土,漏卮无尽恨何如。

岁暮寻吾弟,山行两舍馀。入云攀磴道,落日返村墟。

茅店溪边冷,松林石上疏。如逢武陵客,风景未应殊。

初莺命晓。
朝霞开夜。
饰陛道源。
回伊流灞。
极望天涯。
曲阻亭榭。
闲馆岩敞。
长廊水架。

频年接歌笑,谁忍隔音形。一为寒窭迫,顿忘离别情。

春帆已驾浦,晨鼓亦催程。可得重相过,同听夜潮声。

残滴收檐牙,㶁㶁雷犹怒。炊烟遮山起,倦翮遗响度。

乱云飘破絮,薄者乃若雾。蛁蟟嘒纤柯,螮蝀横薄暮。

叶色翠于染,蛩语繁如诉。林罅逗微凉,清气弥衣屦。

触处皆成赏,独立如有悟。何人抒幽怀,吟声出深树。

推篷在京口,山色对秋眠。搔首半帆落,怀人孤月悬。

形骸成独往,风物共流年。随处逃名姓,乌啼又发船。

水晶帘卷月黄昏,蟋蟀秋声彻禁垣。斗罢每邀天一笑,朝来分赐小雕盆。

纵步蹴鸟脊,惊回幽篁鸣。却顾所历径,一步一峥嵘。

阴崖白日晃,倒射两睫青。乐此深山中,泉水长泠泠。

何不向石室,调琴和松声。松声与琴声,并入泉声听。

人间静住福,孰与兰奢争。苍然巢枸坞,日暮愁攀登。

门无车马喧,迳有松菊阴。
前窗面清泚,后户依嵚岑。
就使世俗工,犹足写幽深。
况今令尹贤,洞照先哲心。
出处异轨辙,丘壑同胸襟。
予知淡笔墨,良似无弦琴。
先生如明月,莹洁照古今。
形模或能写,光彩讵可临。
寥寥千古意,当向笔下寻。
人心去典午,朝柄归卯金。
岂无康济心,且赋归来吟。
天生卓荦姿,岂是甘山林。
当今急英贤,四海待商霖。
勉哉就功名,枯槁不足钦。
自是经帷旧谏官,谏书字字吐忠肝。
声名尚作中朝重,事任宁辞举世难。
廪粟未纾民瘼急,边烽谁解上忧宽。
湖上佳处归行乐,只恐忧时鼻转酸。

潆沙漱鲜泻河津,素绠青筒晓汲新。声动竹炉群壑雨,味倾瓷碗五湖春。

径劳车马山如市,井集琴尊石欲粼。独有东山明月上,夜深相印赏心人。

春蚕未成茧,已贺箱笼实。蟢子徒有丝,终年不成匹。
每念古人言,有得则有失。我命独如何,憔悴长如一。
白日九衢中,幽独暗如漆。流泉有枯时,穷贱无尽日。
惆怅复惆怅,几回新月出。

渺渺高秋外,长空一雁迟。哀鸣关底事,澹远写相思。

瘦马征夫泪,回文少妇诗。明年楼上过,莫向夕阳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