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

幽径何逼侧,蔓草没行路。
此生苦不辰,出门畏多露。
迟回蒙山居,仿像商颜步。
藉藉春花萎,冉冉芳年度。
寄语素心人,朱颜恐非故。
朱右(1314年-1376年),字伯贤(一字序贤),自号邹阳子,临海章安(今属椒江区)人。生于元仁宗延祐元年,元末从陈叔夏、林景和游,又受文法于李孝光。以荐授庆元路慈溪县儒学教谕,调萧山,擢主簿。至正二十年(1360年),授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转员外郎。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曾诣阙献河清颂,不遇而归。洪武三年(1370年),召修元史。洪武六年,修日历,除翰林院编修。洪武七年,又修洪武正韵。不久,迁晋府右长史。卒于明太祖洪武九年,卒年63岁。他博通经史。著有白云稿五卷,《四库总目》又有春秋类编、秦汉文衡、元史补遗等,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微凉风叶下,楚俗转清闲。候馆临秋水,郊扉掩暮山。
月明潮渐近,露湿雁初还。浮客了无定,萍流淮海间。
花县双凫缥缈仙。家庭椿树正苍然。斑衣举酒大人前。
袅袅凉风供扇枕,悠悠飞露举丛萱。醉扶黄发弄曾玄。
两年谪宦在江西,举目云山要自迷。
今日始知风土异,浔阳南去鹧鸪啼。
龙行人鬼外,神在地天间。
彭蠡石砮出,洞庭商舶还。
秋风黄鹄阔,春雨白鸥闲。
云际青如粟,河流接海山。
别来双鬓一衰翁,近喜刘郎信息通。
剑气未闲频犯斗,赋声无用尚摩空。
传闻蜀道逾天上,见说城南冠阆中。
山水纵游那觉久,清霜两度变丹枫。

行遍天涯等断蓬,作诗博得一生穷。可怜老境萧萧梦,常在荒山破驿中。

花城最好穆家亭,一树又跗叠彩云。
似是将雏有先兆,主林神为瑞斯文。

雪中送炭忆前人,欲暖曲身成直身。翠柏苍松元自劲,岁寒那肯变天真。

断云微日半阴晴,何处高梧有凤鸣?星汉浮槎先入梦,海天波浪不须惊。

鲁郊已自浮常典,膰肉宁为脱冕行。试向沧浪歌一曲,未云不是《九韶》声。

七曜受署五气调。八荒来同万国朝。后来防风伏欧刀。

天官妙选待才贤,茂宰清明众所传。
漠漠去帆冲暮雨,萧萧行李似当年。
逶迤客路朝京口,迢递王城在日边。
为说乌程民吏待,金陵酒美莫留连。
环蜀多宜柏,回龙独见松。
似惊前辈落,忽与故人逢。
水石清高骨,风霜老退容。
更须坚晚节,莫洿大夫封。

冻雨宵分声不定。湘源涨起波千顷。扁舟泛泛水中凫,斜又整。

乌竿影。直过零陵人未醒。

风磴翻危叶,霜槐出断根。
过桥逢野老,倚杖候柴门。
驯犬熟迎客,归鸦远认村。
茅檐投晚泊,烟雾敛初昏。

高君自家会,招此真率宾。昔人酒令图,一行当一新。

少焉日卓午,飞马秋风尘。国色□皓当,天香堕舞裀。

祇愁草茅土,形秽珠玉滨。

望洋奚必久咨嗟,江海波澜共一涯。从古岛夷先入贡,至今汉使许乘槎。

辘轳辗水如喷雪,鞲籥嘘风尽变霞。剧喜楼船宽似屋,稳眠几认水为家。

梵宫香阁攀霞上,天柱孤峰指掌看。汉主马踪成蔓草,
法王身相示空棺。云扶踊塔青霄庳,松荫禅庭白日寒。
不见戴逵心莫展,赖将新赠比琅玕.
才说升真意豁然,此行却喜结仙缘。
步穿空翠云生脚,仰看飞流雪满肩。
控鹤不来春寂寂,卧龙无底月娟娟。
飘然便作乘风想,不待丹成到九天。
仙家轻岁月,浮世重光阴。
白发有先后,青山无古今。
局终柯已烂,尘散海忧海。
若觅长生路,烟霞无处寻。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