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兰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春天的傍晚,山中的松竹和翠萝笼罩在阵阵寒气之中;幽静的小路边,兰花独自开放,没人欣赏,它能向谁诉说它怨恨呢?这脉脉的幽兰似乎只有梅花才可以共语,但在寂寞的深山中,也许还有探寻幽芳的素心人吧!特意来闻兰花的香味时,花并不香;只有在不经意中,才能闻到花的芳香。
注释
见《阳春白雪》卷四。又见辛弃疾《稼轩词》丁集,而文字稍异。
杜甫《绝句二首》之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荀子·宥坐》:“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淮南子·说山训》:“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
梅花虽亦高品,它尚有寻芳的伴侣,反衬兰花的寂寞。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之三:“巡檐索共梅花笑。”
这两句形容梅花香味,极工,亦补足上文“非以无人而不芳”意。

赏析

  此为咏空谷幽兰之词。全词咏幽兰,多以淡墨渲染,结句稍加勾勒,托花言志。

  上片起首一句写兰花幽处深谷,与松竹翠萝为伴,先从境地之清幽着笔。句意化用杜甫《佳人》诗:“绝代有佳人,幽居空谷”、“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等语,借人喻花,不即不离。“迟日江山暮”,紧承上句,从时间着笔,和煦的春日黄昏,幽兰的倩影更见得淡雅清绝。迟日,指和煦的春日。《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幽兰于春天吐芳,故以“迟日”暗点节候。

  此句用杜甫《绝句二首》之一“迟日江山丽”,但易“丽”为“暮”,即化艳阳明丽之景为苍茫淡远之意,令人想见空山暮霭中的幽兰情韵。这两句均点化老杜诗意,而浑然天成,语如己出,分别从时地两方面为空谷幽兰烘染出一种特定的氛围。

  三、四两句首一“芳”字,先为兰花淡描一笔,然而“幽径无人”,兰花的芳馨无人领略,其芳心幽恨之欲诉无由亦可想而知。这两句既有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意味,也透露出知音难觅的惆怅。这里是作者借花寓意,抒写志节坚芳而寂寞无闻的才人怀抱。

  过片“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说的是既然无人欣赏芳馨,这脉脉的幽兰似乎只有梅花才堪共语了,但寂寞的深山中,也许还有探寻幽芳的素心人吧?与梅花共语,是抒其高洁之怀。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以喻坚贞高洁的节操。此词开头写“松竹翠萝寒”,已拈出松、竹,这里又写与梅花共语,正以“岁寒三友”来映衬幽兰坚芳之操。然而作者又复寄意于人间的“寻芳侣”,这也是古代士人夫知识分子渴望得到甄拔而见用于时的心声。“着意闻时不肯香,香无心处”,是全词的警句,写出幽兰之所以为幽兰的特色,其幽香可以为人无心领略,却不可有意强求。

  此词既写出了幽兰淡远清旷的风韵,又以象征,拟人和暗喻手法寄托作者对隐士节操的崇仰,流露出词人向往出世、归隐的心志。

  曹组,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字元宠。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曾官睿思殿应制,因占对才敏,深得宋徽宗宠幸,奉诏作《艮岳百咏》诗。约于徽宗末年去世。存词36首。曹组的词以"侧艳"和"滑稽下俚"著称,在北宋末曾传唱一时,浅薄无聊者纷纷仿效。但在南宋初却受到有识者的批评,甚至鄙弃。一些词描写其羁旅生活,感受真切,境界颇为深远,无论手法、情韵,都与柳永词有继承关系。
  猜你喜欢
晓朦胧。前溪百鸟啼匆匆。啼匆匆。凌波人去,拜月楼空。
去年今日东门东。鲜妆辉映桃花红。桃花红。吹开吹落,一任东风。

湖上秋风起棹歌,万株映柳更依荷。老来不作繁华梦,一树池边已觉多。

瓦枕藤床,道人劝饮鸡苏水。清虽无比。何似今宵意。
红袖传持,别是般情味。歌筵起。绛纱影里。应有吟鞭坠。

别酒醺醺容易醉。回过头来三十里。马儿只管去如飞,牵一会。

坐一会。断送杀人山共水。

是则青衫终可喜。不道恩情拼得未。雪迷村店酒旗斜,去也是。

住也是。烦恼自家烦恼你。

牧间今睥六十八,湖上掩关期养拙。
万缘不挂一丝头,对客懒饶三寸舌。
问吾道,秧田泼绿农夸好。
问吾禅,烟林噪晚声未闻。
无端外国人瞒我,插片木头讨甚麽。
吃盏粗茶送出门,海山啼断催归鸟。

秋田犁罢老农閒,岁暮无营只闭关。愧我西来复东去,新年赢得鬓毛斑。

人间近遇风骚匠,鸟外曾逢心印师。
除此二门无别妙,水边松下独寻思。
乱离时节别离轻,别酒应须满满倾。
才喜相逢又相送,有情争得似无情。
挟策穷乡满鬓丝,陂田荒尽岂尝窥。
未应谷口终身隐,正合菑川举国推。
握手百忧空往事,还家一笑即芳时。
柘冈定有辛夷发,亦见东风使我知。

我友忧时发满梳,殷勤勉我用诗书。情知分义如何废,可使才能自有馀。

气血渐衰多病后,创夷转甚数年初。梦魂惯识归来趣,长傍山椒撷稻疏。

诗亡词乃盛,比兴此焉托。往往欢娱工,不如忧患作。

冬郎一生极憔悴,判与三闾共如醉。美人香草可怜春,凤蜡红巾无限泪。

芒鞋心事杜陵知,唯今只赏杜陵诗。古人且失风人旨,何怪俗眼轻填词。

词源远过诗律近,拟古乐府特加润。不见句读参差三百篇,已自换头兼转韵。

夜深犹未解明珰,争奈呻吟老孟光。兰火渐昏衣渐缓,袖花微带橘陈香。

筠台玺檄珠犹湿,东广除书墨又新。草莽何堪蒙圣眷?菲葑犹下念孤臣。

茫茫关塞连烽火,莽莽乾坤溷劫尘。岭海微臣无补报,提携风纪保斯民。

长淮东下两山尊,天作巍峰壮此门。金简承华开日月,元圭拜手奠乾坤。

侨名已变当涂国,遗迹犹传禹会村。间话怀襄溯前烈,直疑疏凿尚留痕。

久别金陵张仲舒,不知风度近何如。泰山有望挥龙剑,楚塞无因得雁书。

故旧几年违驿使,忧思何日寄樵渔。可堪独酌重阳酒,三径花开怨有馀。

皇德无余让。
重规袭帝勋。
垂衣化比屋。
睠顾慎为君。
翾飞悦有道。
卉木荷平分。
宸襟动时慎。
岁序属凉氛。
城霞旦晃朗。
槐雾晓氤氲。
鸾舆和八袭。
凤驾启千羣。
羽觞欢湛露。
佾舞奏承云。
禁林终宴晚。
华池物色曛。
疏树飜高叶。
寒流聚细文。
晴轩连瑞气。
同惹御香芬。
日斜迢递宇。
风起嵯峨云。
运偶参侯服。
恩洽厕朝闻。
于焉藉多幸。
岁暮仰游汾。
比玉人应重,为刍物自轻。
向风倾弱叶,裛露示纤茎。
蒨练宜春景,芊绵对雨情。
每惭蘋藻用,多谢茞兰荣。
孺子才虽远,公孙策未行。
谘询如不弃,终冀及微生。
数声嘹唳渡榆关,尽罢虚弦落照间。
却讶征鸿偏有胆,又随春信到天山。
一曲春风酒一卮,渡头杨柳不开眉。
从今海路三千里,有梦为云到也迟。
昨日看花花影重,重来惆怅几枝空。
随萍半积芳池上,学絮全飘画阁东。
秦陇迢遥悲夜月,汉宫憔悴怯春风。
临觞莫恨凋零尽,留得邻家玉笛中。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