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勉斋文昌二首

几年间气一全才,天以经纶属勉斋。
动盛十年词两制,寿开九袠位三阶。
公於南国恩尤在,人惜东山望莫偕。
岁晚倏闻梁木坏,君王应亦为伤怀。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失子将何尤,吾将上尤天。女实主下人,与夺一何偏。
彼于女何有,乃令蕃且延。此独何罪辜,生死旬日间。
上呼无时闻,滴地泪到泉。地祇为之悲,瑟缩久不安。
乃呼大灵龟,骑云款天门。问天主下人,薄厚胡不均。
天曰天地人,由来不相关。吾悬日与月,吾系星与辰。
日月相噬啮,星辰踣而颠。吾不女之罪,知非女由因。
且物各有分,孰能使之然。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
鱼子满母腹,一一欲谁怜。细腰不自乳,举族常孤鳏。
鸱枭啄母脑,母死子始翻。蝮蛇生子时,坼裂肠与肝。
好子虽云好,未还恩与勤。恶子不可说,鸱枭蝮蛇然。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上圣不待教,贤闻语而迁。
下愚闻语惑,虽教无由悛。大灵顿头受,即日以命还。
地祇谓大灵,女往告其人。东野夜得梦,有夫玄衣巾。
闯然入其户,三称天之言。再拜谢玄夫,收悲以欢忻。
夭寿知齐理,何曾免叹嗟。祭回收朔雪,吊后折寒花。
野水秋吟断,空山暮影斜。弟兄相识遍,犹得到君家。
之子咏陟冈,别我岁时晏。
后夜失群鹤,高天着行雁。
楚山远近出,江树青红间。
尊酒无足辞,离愁满行盼。
终日怀人倚翠阑,别长愁宽钏金宽。
颦眉钿叶抛鸳甃,弹泪灯花落凤盘。
梅粉有香供夜雨,柳丝无力受春寒。
阶前拾得相思子,自结罗囊绣合欢。

春深百草争开花,天香国色世共嘉。谁令莺粟亦妍好,濯濯似举风中霞。

一畦同种偶千叶,巧思端属东君家。年来居士已忘物,对花聊复一笑呀。

色空本是不二法,何用自生分别耶。更思崖蜜煮牛乳,甘滑满瓯全胜茶。

归兮何暮,叹风尘经岁,迷阳却曲。忆我同君为狎宴,夜夜弹丝吹竹。

弟蓄余髯,人呼沈瘦,侧帽谈公谷。人身似此,安能仰面看屋。

故里才子都官,舍人唐老,英妙兼耆宿。更有肩吾能爱我,客舍绨袍情笃。

归见三君,雪深一尺,定理寻诗躅。尺书好寄,江船不乏千斛。

碧汉新磨印甲痕,山头忽堕玉钩寒。澄江只在青山外,忆得垂纶七里滩。

窦深惟古雪,霄岸更危峦。
到者难披顶,寻师多卖单。
无时云气重,长带瀑声寒。
挨得入门句,归来示我看。

水行石上,用柔破刚。涓涓成渊,蛟龙是藏。

明日京华拂面尘,穹庐如雪马如云。雨声未忍孤篷别,故遣萧萧枕上闻。

门掩世喧外,幽栖向此堂。一心能自尽,万事即都忘。

尘冷孤蟾白,庭空异草香。何须隐林壑,处处可韬光。

画帘人定。更漏声凄紧。满枕玉钗春梦冷。斜月满楼钟影。

金猊容易香销。落花堆过栏腰。还有疏灯一点,酒醒不算明朝。

笔尖刷却世间尘,能使江山面目新。我亦低头经意匠,烟霞先后不同春。

水底月团圞,一似芙蓉镜。人向碧溪行,如把菱花映。

断藕两分开,惟有丝难尽。豆蔻已开残,无复同心并。

东君私我此闲身,脱欲青衫野服更。
桑可以丝麻可贵,麦宜续食韭宜羹。
分甘垄上耕云隐,梦不湖边拾翠行。
物意岂知沧海变,晓风依旧语流莺。
蟾蜍夜作青冥烛,螮蝀晴为碧落梯。
好个分明天上路,谁教深入武陵溪。
旆旆黄茆泼眼明,荒郊尽日绝人行。
谁知气象萧条处,剩有山川可鼎烹。

自有觅不得,无端面发红。翻身吃一?,两手摸虚空。

无聊独倚画栏东,欲访黄花趁晚风。曲径一枝斜更好,持螯相玩月明中。

野火神祠驿路迎,风蒲猎猎晚寒生。一声孤棹唱歌去,明月欲来江水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