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草为萤,爱几处辉辉,花底池畔。拍手儿童,争扑素罗纨扇。
偏又巧入疏帘,暗度过、镜奁书案。点画屏、高下飞遍。
比似柳花轻便。
练囊不为吟诗剪。慢兜来、冷光成片。一丸挂向纱帷里,留待更深看。
最好梦乍回时,明灭影、残灯分焰。听小窗微雨,更不避,风吹乱。
莫恨无钱对菊花,锦城不及早还家。张翰岂为鲈鱼脍,马援何惭薏苡车。
日日行人岂剑阁,年年芳草遍天涯。纵然三径荒芜尽,尚有垂杨宿暮鸦。
康熙二十三年冬,翠华拂天来江东。时巡钜典废已久,郡国始识虞周风。
圣明御宇忧赤典,疾苦历历彻九重。岂惟顿递罢骚绎,耕敛在目常忡忡。
三吴一隅傍湖海,水潦间岁惊尧洚。涂泥厥土赋下上,其后百倍于域中。
哀此泽国凋疲地,征求旁午烦大农。上供强半竭脑髓,督责返谓财赋充。
是时持节有汤父,入告实与皇心同。度支经费关军国,不得骤免租调庸。
丁卯建丑月初吉,恩纶浩荡颁紫宫。科徭累累许现放,白骨起肉流膏洪。
欢声如雷喜气遍,吾皇犹欲哀其穷。常闻五载乃一狩,盛世盛事忽两逢。
銮舆初入淮南境,蔀屋早已回宸聪。非常之泽古难再,至今独叹吴民蒙。
旧逋新欠悉湔洗,覆冒直比天穹崇。尚憾汤父死未睹,喜极下泪双眼红。
贱臣手捧黄纸诏,有口愿祝齐华封。矢诗岂敢备国雅,讴歌田野随儿童。
山僧入城市,归路晚沈沈。雨湿缁衣重,灯明黑树深。
泥途信行脚,粥鼓急归心。应到松窗下,新诗剪烛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