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楼山观文三首

相从剑南幕,公壮我丁年。
寘彼诸生后,荐之明主前。
承颜台衮近,托迹午桥边。
壤厦千秋隔,潸然老泪涟。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独向双峰老,松门闭两崖。翻经上蕉叶,挂衲落藤花。
甃石新开井,穿林自种茶。时逢海南客,蛮语问谁家。
乐天种竹自成园,我亦墙阴数百竿。
不共伊家斗多少,也能不畏雪霜寒。
画诺三边赖一贤,怜余东下病缠绵。
驱驰不惮数千里,缱绻相於十二年。
我老已辜康乐屐,君行快著祖行鞭。
祗惭无力堪吹送,雪意垂垂饯去船。
并海危峰驾六灶,招提深处绿周遭。
樛松直上睡龙起,怒瀑飞来风虎啤。
坐向亭空云作伴,待看身与月争高。
山灵意我酬清赏,为酌冰泉读楚骚。
红满枝,
绿满枝,
宿雨厌厌睡起迟。
闲庭花影移。
忆归期,
数归期,
梦见虽多相见稀。
相逢知几时?

望中孤鸟入销沈。宿处津亭枫树林。江草江花岂终极,巫山巫峡气萧森。

为云为雨襄王梦,愁水愁风商妇心。客去客来天地老,无朝无暮有猿吟。

圆月出树东,隔看被树挂。群叶相蒙茂,光采还透射。

玉盘虽隐映,其魄自整暇。脱树渐自高,万里大明奓。

了了太极圈,谁向虚空画。坐深已当头,其树势斯下。

小人蔽君子,暂尔何足讶。树月亦偶当,微吟聊譬借。

岷江泻东溟,岷山倚西极。江山古名秀,杨君将此适。

秋风送征帆,夜火明水驿。相忆瑶华音,看取东飞翼。

东风才解冻,农事已开端。
田夫竞力作,不获须臾安。
渊明于是时,亦岂容坐观。
日出负耒去,入夜乘牛还。
宁不惮劳苦,要得逃饥寒。
顾我独何幸,虽知稼穑难。
逢秋但一饱,此外了不干。
回首视渊明,已是增汗颜。
那堪万事拙,只得长掩关。
诵公获稻句,倍为公兴叹。

紫禁金门闭寂寥,不闻清乐下丹霄。高皇事业如天地,过客何须话六朝。

昔年萍迹旅京华,曾到风流国宝家。居士为予常吃素,先生爱客必烹茶。

明窗挥麈谈禅髓,净几焚香顶佛牙。回首五年如一梦,梦中不觉过流沙。

乐哉苑中游。周览无穷已。百卉吐芳华。崇台邈高跱。林木纷交错。玄池戏鲂鲤。轻丸毙翔禽。纤纶出鳣鲔。坐中发美赞。异气同音轨。
临川献清酤。微歌发皓齿。素琴挥雅操。清声随风起。斯会岂不乐。恨无东野子。酒中念幽人。守故弥终始。但当体七弦。寄心在知己。

水畔巴丘古县开,周郎祠宇傍泉台。霸图当日成何事,才士无年实可哀。

荆楚干戈终古恨,小乔环佩几时来?来涯孤客逢寒食,特为停舟酹一杯。

端居室如蜗,耻为蛮触奋。饮啖仅充肠,百珍非所问。

溪叟前致词,火食虽古训。而我山野人,别作一风韵。

蚬蛤晒可供,烹饪味相似。无劳釜鬵溉,只取炎阳蕴。

生涵熟之理,日即火之运。制物各有宜,达生在随分。

一角钟山,朝朝拄笏,宦情不如归兴。君恩容卧治,且饶与、皋兰轺乘。

公才须称。喜六旆红停,皖山青映。新开府,早秋衙鼓,雁声遥应。

还认。油幕看人,问故人别后,好风谁赠。白蘋江上句,料难共、吴兴争胜。

戟门香凝。有得意诗篇,赏心图帧。君知否、楚云楼阁,有人闲凭。

巢禹人间共一堂,交情到此羡相忘。天南春早停云思,蓟北秋宵坐月光。

今古几人曾下榻,江山留句入奚囊。他年我亦腰横玉,不识重来望帝乡。

荒陂古堞欲千年,名振图书剑在泉。
今日诸孙拜坟树,愧无文字续燕然。

痛哭陈书累万言,兰呻蕙叹诉烦冤。君王爱老臣年少,合托湘流吊屈原。

竟作十年别,何无一纸书?传闻在东鲁,早晚下南徐。

客久才逾老,思深梦转疏。灵光遗殿在,问尔赋何如?

知与坡仙有宿盟,来贤岩畔旧经行。
节同老柏岩寒操,心契焦桐太古声。
云出九峰龙起蛰,风清五夜鹤传鸣。
须公一柱擎天力,妙斡洪钧大发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