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张公祠二首

坤灵阑迹汉何时,木石深山圣得知。
大声凿开真境秘,太虚蕴出众峰奇。
攀萝揽秀凿可即,秉烛穷幽远莫窥。
盍遣神龙谨封护,勿容俗子亦游嬉。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合欢叶堕梧桐秋,鸳鸯背飞水分流。少年使我忽相弃。
雌号雄鸣夜悠悠。夜长月没虫切切,冷风入房灯焰灭。
若知中路各西东,彼此不忘同心结。收取头边蛟龙枕,
留著箱中双雉裳。我今焚却旧房物,免使他人登尔床。
南邻歌舞隔墙听,想对朝窗晕倒青。
莫望唤人看娜嫋,只凭幽梦寄丁宁。
忽去飘然游冶盘,共疑枝策在梁端。
禅心暂起何妨寂,道骨虽清不畏寒。

江南忆,最忆碧城招。咏絮君应称谢女,买丝侬欲绣班昭。

墨会记灵霄。

百尺压城端,飞檐欲上搏。
湖光摇埤堄,山影转栏杆。
秀野含春煦,乔林拥暮寒。
回头大岷雪,千仞玉巑岏。
登临平楚外,徒倚夕阳间。
归鸟乱飞叶,暮云凝远山。
行知筋力倦,愁欲鬓毛斑。
坐久成搔首,疏慵好强颜。
日脚斜明,秋色半阴,人意凄楚。飞云特地凝愁,做弄晚来微雨。谁家别院,舞困几叶霜红,西风送客闻砧杵。鞭马出都门,正潮平洲渚。无语。匆匆短棹,满载离愁,片帆高举。京洛红尘,因念几年羁旅。浅频轻笑,旧时上二字从阳春白雪补风月逢迎,别来谁画双眉妩。回首一销凝,望归鸿容与。
晓来联骑踏晴沙,风景苍苍一望赊。
几处白云前代寺,数村流水野人家。
莺啼别墅春犹在,马到西山日未斜。
回首不知归路远,九重宫殿隔烟霞。
求归方有计,惜别更堪愁。上马江城暮,出郊山戍秋。
暗销何限事,白尽去年头。莫怪频惆怅,异乡难再游。
松间开一径,秋草自相依。
终日不冠带,空山无是非。
投纶溪鸟伴,曝药谷云飞。
时向邻家去,狂歌夜醉归。

堂堂白日去如何,搔首西风客感多。尺地寸天今版籍,披荆斩棘古关河。

雪山轻重关严武,粤国兴衰问赵佗。莫漫请缨谈壮志,登坛三十已蹉跎。

秋来贾客泪沾巾,路草墙花各自春。
莫向中流歌楚调,舟中多是赣州人。
蒿里歌,蒿里曲。
长箫悲奈何,短草叹不足。
少年款款嫁夫婿,今夜屋檐何处宿。
蒿里歌,蒿里曲。

繁红落尽绿阴稠。几度寻芳帆小舟。九十春光逐水流。点点杨花波面浮。

卦爻中断卦名离,世事无端绕梦思。颠倒身家甘作客,疏慵情性苦为师。

清秋病染花开日,寒夜愁添酒醒时。百计寻来消遣法,漫拈枯管强吟诗。

解印归来尚黑头,风尘吹满故园秋。一生心事无人识,刚道逢迎愧督邮。

舜日重明四海清,满天和气乐升平。延祥柱杖生欢喜,掷地山呼万岁声。

湖雨过前汀,行舟出杳冥。山含九朵白,塔耸一痕青。

风幔苍茫卷,晴钟次第听。城阳归路远,不上水心亭。

矫矫亭亭骨干孤,风吹霜压不须扶。悬知素有凌云节,肯受秦朝五大夫。

睡起画堂,银蒜押帘,珠幕云垂地。初雨歇,洗出碧罗天,正溶溶养花天气。一霎暖风回芳草,荣光浮动,掩皱银塘水。方杏靥匀酥,花须吐绣,园林排比红翠。见乳燕捎蝶过繁枝。忽一线炉香逐游丝。昼永人间,独立斜阳,晚来情味。

便乘兴携将佳丽。深入芳菲里。拨胡琴语,轻拢慢捻总伶俐。看紧约罗裙,急趋檀板,霓裳入破惊鸿起。颦月临眉,醉霞横脸,歌声悠扬云际。任满头红雨落花飞。渐鳷鹊楼西玉蟾低。尚徘徊、未尽欢意。君看今古悠悠,浮幻人间世。这些百岁,光阴几日,三万六千而已。醉乡路稳不妨行,但人生、要适情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