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和

一壑冯夷宅,五丁盘古开。
天将作甘澍,地岂著浮埃。
梭化雷陂去,槎乘星渚来。
犹疑真隐在,搜访莫徘徊。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官况萧条在水村,吏归无事好论文。枕欹独听残春雨,
梦去空寻五老云。竹径每怜和藓步,禽声偏爱隔花闻。
诗情冷淡知音少,独喜江皋得见君。
通白轻红溢万枝。浓香百和透丰肌。丹山威凤势将飞。
玉镜台前呈国艳,沈香亭北威朝曦。如花惟有上皇妃。

谁道幽兰是国香,山林僻处更芬芳。从今借得佳人佩,伴我春堂昼梦长。

雁来不带天边信,莫上高楼。新月如钩。一度看来一度愁。

人间无限伤心事,覆水难收。风叶飕飕。只是商量断送秋。

今日非昨日,置酒衡门前。
林花发光彩,飞鸟亦翩翩。
弱女时往来,小儿诵诗篇。
细君亦不恶,中馈能周旋。
春荪前后至,炮鳖味亦鲜。
自我来此居,倏尔已三年。
终岁不能安,忧患相缠牵。
乃今得此乐,岂复为偶然。
壶尽汝当沽,醉来我自眠。

冻萼微舒色正丹,十年小别见偏难。却防火迫花开了,特减熏笼忍薄寒。

秋风凋众叶,桂树晚应开。几日空深院,清香伴碧苔。

拂衣人共觉,移席雁初回。念独能为客,看花是再来。

君家篆江侧,秀屏当户开。知是神仙人,胡为尘世来。

黄氛缁素车,皂盖冒朱埃。以兹谢民役,返耕白云隈。

少小稽古昔,中式得此阶。亦知慎官服,奈与寸心违。

欲往昧前算,欲止递成哀。繄予丘壑士,谛此良用骇。

因陈接淅义,颇究蓬矢怀。我固互相发,君固耿难回。

丈夫志四海,好念济川才。嗟彼长沮徒,泛泛岂根荄。

逸驾翩翩莫可攀,飞腾岂久住乡间。秋风便起东西玉,郢雪姑吟大小山。

仅喜借居邻竹院,能无持酒到松关。楼成约共鱼轩过,急遗双壶且破颜。

亭馆连城敌谢家,四时园色斗明霞。
窗迎西渭封侯竹,地接东陵隐士瓜。
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
纵游会约无留事,醉待参横月落斜。

弱冠粗窥万卷馀,壮年益览百家书。探珠赤水方亲见,披雾青天果不虚。

慕义驯良首打猫,我来三岁息喧嚣。肩舆绝迹官音谙,踏月清歌度洞箫。

鬬麟能食日。
战水定惊龙。
鼓鞞喧七萃。
风尘乱九重。
鼎湖去无返。
苍梧悲不从。
徒劳铜雀妓。
遥望西陵松。

馥馥飘清气,霏霏点绿苔。高城残角断,吹送冷香来。

踏尽层梯到半空,洪流一柱镇蛟宫。羲娥近走檐楹际,江海平分指顾中。

帝子凤笙吹缥缈,仙人桂馆启鸿蒙。三山采药堪长往,我欲归乘万里风。

九点秋烟黛色空,绿华归思颇无穷。每悲驭鹤身难任,
长恨临霞语未终。河影暗吹云梦月,花声闲落洞庭风。
蓝丝重勒金条脱,留与人间许侍中。
翠岩不是不说,只为无个季节。
今朝快便难逢,一句为君剖决。
露柱本是木头,秤鎚只是生铁。
诸人若到诸方,莫道山僧饶舌。

去年逢青春,朱颜映桃李。今年逢青春,白发压双耳。

人生七十年,疾若东流水。不了本来心,生死何由离。

云烟过眼百不有,惟有篆刻留永久。此砖断蚀沦冰霜,乃以一字供收藏。

缺月隐雾光璘彬,陶自何代工何人。巩如磐石世所宝,旧事或访渤海陈。

筑城此日井干勤,彼执艺者功无棼。我侪高谈通史传,筹海之图几曾见。

越山隔岸横长峦,孤城兀峙回狂澜。升高作赋兴苦索,惟以运甓忘严寒。

寒风怒号沧海立,大波欲冻老蛟泣。雪光濛濛阵云黑,遥思入蔡成奇策。

手抚此砖三太息,厅语戎行须努力。君不闻河上翱翔刺高克。

一带回环底处山,势如飞楫下平川。
须知欲到菩提岸,好是常悬般若船。
缆向龙湖宏利济,撑从苦海度人天。
当年普照如乘此,无复须巾撒向前。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