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权泸帅朱杞材太社

犹记冲寒溯峡来,相期偕至亦偕回。朝廷有诏许归老,藩岳无人值借才。

顾我凋年嗟已矣,如君英略勉之哉。度泸要了经营事,心放公平手放开。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堆堆路傍堠,一双复一只。迎我出秦关,送我入楚泽。
千以高山遮,万以远水隔。吾君勤听治,照与日月敌。
臣愚幸可哀,臣罪庶可释。何当迎送归,缘路高历历。
晴山堪著眼,别意不胜秋。
小作三年别,聊为五斗谋。
要须乘下泽,不待到壶头。
预恐登临处,长思马少游。

天壤郭有道,文献今在兹。啄啄家鸡群,见子野鹤姿。

尘笼万里心,择食中夜饥。拙宦避捷径,瘴风吹鬓丝。

平生杏园友,把酒天南陲。何敢吏朱浮,但喜见紫芝。

问君今何适,旧圃馀荒畦。提携汉阴瓮,岁晚俱忘机。

勿开衡山云,恐惊隐沦栖。定肯从君游,岁晚攀桂枝。

我亦理吴榜,春湘绿蘋齐。风蒲为谁落,之子同襟期。

丁宁祝融峰,将迎两枯藜。一望五千里,共洗蛮烟悲。

金螺晓气照人寒,手把天浆领佩环。
夜有送鱼来赤壁,秋风吹雁发衡山。
东南折处旗花见,牛女光中槎影还。
见说青年文赋好,士龙一笑共云间。
圯上相逢一老翁,诛秦蹙项笑谈中。
报韩偶得刘郎用,更有商山听下风。

南宫此日谬持衡,一见高文眼为明。正喜故人能有子,忽闻远别得无情。

名因实起何妨蚤,理会心传不厌精。此去海虞谁复见,读书长日掩柴荆。

斗酒那能话不延,此行无事不堪怜。弓藏夜夜思弯日,剑出时时忆掘年。

老泪高梧双欲堕,孤心缺月两难圆。明朝总使清光满,其奈扁舟隔海天。

人世几番更面目,仙山依旧锁烟霞。

乔家姊妹尽知书,宫样云鬟学得梳。虽在流离欢亦足,中郎有女不能如。

文弊东都六百年,初唐犹似说张燕。障川亦有回澜手,航海应无到岸船。

韩祖苏孙星北斗,周情孔思日中天。与君共此谈生事,敝帚千金一幅笺。

今日好天气,清晨雪云开。东风如故人,适我平生怀。

忽见南来燕,孤雌与雄乖。暮归主人堂,梁间已双栖。

巢倾覆其子,又补新巢泥。翩翩随阳雁,幽贞苦难谐。

江湖偶相失,咫尺云路迷。哀哀霜雪际,独向胡天回。

志大空怀璧,交疏少断金。半生成白首,十载对青衿。

朝市灰心久,山林托兴深。红尘多汩没,清夜几沈吟。

本非逃世者,胡以碧山藏。居爱愚为谷,行殊智作囊。

野花春涧落,流水石桥香。勿笑躬耕拙,人情澹泊长。

古寺东郊外,相传延祚来。钟声飞汉度,玉峡枕江开。

入定虚丹灶,寻真破绿苔。玉环人幻化,洞口野猿哀。

老夫晨沐罢,还卧看云行。
发短便巾小,衰容怯镜明。
空林存竹意,破屋带泉声。
自嘉诗棋外,无营梦亦清。
节物推移。青阳景变,玉琯灰飞。彩仗泥牛,星球雪柳,争报春回。
丝金缕玉幡儿。更斜袅、东风应时。宜入新春,人随春好,春与人宜。

公等碌碌皆因人,平原枉有三千宾。囊大曾无一锥贮,见遂不识来何许。

邯郸城门昼不开,此时局促真驽骀。不闻公子画奇策,乃至以姊要人哉。

吁嗟乎!美人一笑何大罪,特借卿头为士贿。矫情待士士不取,有客飘然向东海。

南楼吹角正黄昏,城郭千字早闭门。
呜咽未成初似语,凄凉三叠转消魂。
胡儿入塞应长泣,老戍临边几尚存。
肠断关山今夜月,梅花落尽楚江村。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岂弟君子,干禄岂弟。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

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瑟彼柞棫,民所燎矣。岂弟君子,神所劳矣。

莫莫葛藟,施于条枚。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红蓼花繁映月,黄芦叶乱摇风。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入网大鱼作队,吞钩小鳜成丛。得来烹煮味偏浓,笑傲江湖打哄。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