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相台示甘杨诸友台乃姚崇牛僧孺刘沆读书处也

我登三相台,南望双巽峰,俯视下界如凌空。开元老树可百丈,断崖尽日呼颠风。

甘郎攀果学猿挂,杨子枕石飞泉中。垂藤离地坐我稳,袒跣长啸如乘龙。

呜呼昔人不再得,台上土花几秋色。前身不与后身期,白云岂识萝衣客。

安得近代颜辉来,画我石上惊风雷。

元僧。吉安永新人,字天如。俗姓谭。得法于明本。辟吴城东北隅废圃为方丈,名师子林。又尝遁迹松江之九峰。号佛心普济文惠大辨禅师。工诗。有《师子林别录》。
  猜你喜欢
邢山潭中黑色龙,经年懒卧泥沙中。
嵩阳山中白额虎,何年一箭肉为土。
龙虽生,虎虽死,
天然猛气略相似,生不益人死何负。
虎头枯骨金石坚,投骨潭中潭水旋。
龙知虎猛心已愧,虎知龙懒自增气。
山前一战风雨交,父老晓起看麦苗。
君不见岐山死诸葛,真能奔走生仲达。
一身如一国,有病当求医。
病愈药便止,节宣良得宜。
折得瑶华付与谁?人间铅粉弄妆迟。
直须远寄骖鸾客,鬓脚飘飘可一枝。
女郎名字本风流,好与州人作胜游。
倘使此台呼丑女,汝阴城里一荒丘。
西湖载客恣游從,湖上参差半佛宫。
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
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
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
君来春去不相期,空有新愁绕旧枝。
总得花看能几日,最难留惜是芳时。

张君二徐流,篆分特精妙。独坐淮水濆,临池伴鱼钓。

京口蹑寒芜,彭城搴荒藋。扁舟浮汉江,一揽关山要。

西上定军山,咨嗟武侯庙。旋车下秦栈,绝谷随奔峭。

昭陵图骏骨,汉阙悲残照。石鼓在燕山,望诸可凭吊。

还登尼父堂,礼器存遗诏。囊中金石文,一室供长啸。

诸子并多材,笔画皆克肖。削柎追宜官,俗书嗤逸少。

尤工苍雅学,深鄙庸儒剽。郤思旧游国,转瞬分疆徼。

古堠出夕烽,平林延野烧。惟此数卷书,鸣琴对言笑。

持以勖儿曹,四海有同调。莫浪逐王孙,但从诸母漂。

渐老无营万虑沈,莺声唤起向来心。
春风颠似唐张旭,天气和如鲁展禽。
结客每酬双白璧,缠头曾费万黄金。
短筇消得江村路,步步蔷薇绿树阴。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客里萍蓬愧此身,天涯风俗对兹辰。
云容山意商量雪,梅蕾葭灰漏洩春。
岁晚旅怀山自恶,夜长归梦为谁频。
遥怜儿女团乐处,应念江山飘泊人。

久甘抱瓮到如今,已见繁枝结绿阴。有客何来矜技巧,教人机事启机心。

音律从来寿邸长,宫中新调称新妆。谁知吹出无双曲,究为嵬坡诉断肠。

绝巘灵湫一脉通,翠光垂彩浸虚空。三千世界红尘外,十二楼台宝镜中。

琪树影长留晚照,昙花香煖递春风。我来自有三生约,最喜高人得远公。

秋声不在山,月色融于水。菊畦两三丛,烂漫炫金紫。

净乡广作缘,池隙扶六枳。霜重警林乌,波寒定潭鲤。

岂惟荇藻流,镫影一船舣。旧游吴越交,十载五湖涘。

清景对灵抱,良宵数有几。

山风腓卉木,瘴雨肃重阴。北阙孤臣泪,中原万里心。

放歌惭白雪,买赋少黄金。客舍悠悠恨,谁堪午夜砧。

林阴清瘦早秋天,远寺钟声隐暮烟。一抹斜阳新雨后,饱看山色听流泉。

汉江之水流潺潺,汉江之月照人寒。洵畅北来更奇绝,十日青山不尽看。

净界曾无一点尘,风疏松竹响天真。从来此意少人会,只道林閒无至人。

偶偕二三子,处屐古城阴。
远慕求羊迹,永怀江海心。
残阳隐深巷,积雨歇高林。
自笑黄荂曲,那追白雪吟。
禅居自合入山林,寰贵之中岂是深。
须信道人清似水,佳城如住海波心。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