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衮青春,都只恁、堂堂过了。才解得,一分春思,一分春恼。
儿态尚眠庭院柳,梦魂已入池塘草。问不知、春意到花梢,深多少。
花正似,人人小。人应似,年年好。奈吴帆望断,秦关声杳。
不恨碧云遮雁绝,只愁红雨催莺老。最苦是、茅店月明时,鸡声晓。
北京一崩沦,国史遂中绝。二十有四年,记注亦残缺。
中更支与贼,出入五轇轕。亡城与破军,纷错难具说。
三案多是非,反覆同一辙。始终为门户,竟与国俱灭。
我欲问计吏,朝会非王都。我欲登兰台,秘书入东虞。
文武道未亡,臣子不敢诬。窜身云梦中,幸与国典俱。
有志述三朝,并及海宇图。一书未及成,触此忧患途。
同方有潘子,自小耽文史。荦然持巨笔,直溯明兴始。
谓惟司马迁,作书有条理。自馀数十家,充栋徒为尔。
上下三百年,粲然得纲纪。索居患无朋,何意来金陵。
家在钟山旁,云端接觚棱。亲见高帝时,日月东方升。
山川发秀丽,人物流名称。到今王气存,疑有龙虎兴。
把酒为君道,千秋事难讨。一代多文章,相随没幽草。
城无弦诵生,柱歾藏书老。同文化支字,劫火烧丰镐。
自非尼父生,六经亦焉保。夏亡传禹贡,周衰垂六官。
后王有所凭,苍生蒙治安。皇祖昔宾天,天地千年寒。
闻知有小臣,复见文物完。此人待聘珍,此书藏名山。
顾我虽逢掖,犹然抱遗册。定哀三世间,所历如旦夕。
颇闻董生语,曾对西都客。期君共编摩,不坠文献迹。
便当挈残书,过尔溪上宅。
朝云山腰生,我在云中行。只恐云载我,飞上白玉京。
世尘邈已隔,天鸡犹未鸣。须臾微风发,东极金乌升。
宦学差池已倦游,一犁真欲老西畴。天公为作丰年信,更喜将军入蔡州。
喜到眉端蹙更湾,天然娟媚不须删。笑供沉水和欢道,情暖长须似博山。
斜月横,疏星烱。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