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系匏两相忆,极目十馀城。积潦干斗极,山河皆夜明。
白璧按剑起,朱弦流水声。乖逢四时尔,木石了无情。
去官今七暑,渐与农务亲。随宜谙土性,言话群野人。
时或溯微风,行歌响空榛。先民邈何扳,慨焉伤我神。
慨伤遹谁知,所有三二宾。文论日往来,烱烱高义申。
炎雨回众壑,凉飙起脩畛。兀然林木下,日人忘归轮。
玄蝉夕益聒,去鸟一何频。野行畏多露,无使侵衣巾。
故阡松柏有新烟,欲上江乡两桨船。老去登临知几度,时来醒醉且随缘。
扶筇得得身能健,插柳依依态可怜。两月又过真倏尔,一尊相对各陶然。
春城市肆犹争米,薄俗穷民不要钱。且喜今朝晴最好,登秋岂独庆丰年。
玉魄昏黄罩素魂,縠波潋滟吸香痕。分身自在双涵得,总被空青一镜吞。
父老延见后,诏书宣布馀。临流具舟楫,散步辍车舆。
天气清而朗,物情和且舒。聊为曲江饮,报此暮春初。
人物玉相倚,山川画不如。要穷诗律细,宁遣酒行疏。
既益园官菜,亦留溪友鱼。风期须我辈,乐事见群居。
欲去鹭前导,重来犬入裾。还迂长者辙,薄憩野人庐。
露华侵晓,酿春寒种种,动人愁绝。底事三更眠不稳,窗外雨声凄切。
细数铜壶,频添绣被,兽碳红炉灭。心情无那,不知还向谁说。
况是十载离家,半生作客,入世遭磨折。辛苦好偿儿女债,赢得病怀如结。
梦绕青门,枕凝红泪,瘦影横残月。晨鸡三唱,醒来又听檐铁。
移家入空谷,十口堕荆榛。猛虎欲当路,怪禽如唤人。
死生吾有命,幽独自伤神。泉石非无意,终身愧隐沦。
出门不问途,但随流水去。流水自西山,水尽行当住。
名园古刹贵家村,往往清溪恰在门。此去亭台谁最好,春来丝管日相喧。
亭台丝管时时变,一人一意看无厌。谒告新辞鹓鹭行,明朝又上麒麟殿。
年年绿树摇春风,一道清溪掩映中。幽赏供人三十里,潺湲又出凤城东。
画图分展,是祈年旧日,翠华莅止。几面新妆回倦眼,羞入绮罗丛里。
矮树编栏,平沙糁径,夜色凉如水。孤行淡月,照人一榻愁倚。
耳畔豪竹哀丝,声声入破,拍手成狂喜。光怒长庚谁看取,剪剪芦苗风起。
古木惊鸦,荒塍趯兔,半作萧森意。草遮磴吟,怀索向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