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万里净无翳

万里净无翳,一镜独当天。老蟾痴兔顽甚,阅世几何年。任尔炎凉千变,不改山河一阅,爽气逼人寒。何必乘槎去,直到斗牛间。
叹常娥,元不嫁,只孤眠。古今遗恨,不能长似此宵圆。我有竹溪茅舍,办取金凤玉露,一笑四并全。细和坡仙句,低唱教婵娟。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坛月边宿。仙人携我搴玉英,
坛上夜半东方明。仙钟撞撞近海日,海中离离三山出。
霞梯赤城遥可分,霓旌绛节倚彤云。八鸾五凤纷在御,
王母欲上朝元君。群仙指此为我说,几见尘飞沧海竭。
竦身别我期丹宫,空山处处遗清风。九州下视杳未旦,
一半浮生皆梦中。始知武皇求不死,去逐瀛洲羡门子。
闻说孤窗坐化时,白莎萝雨滴空池。吟诗堂里秋关影,
礼佛灯前夜照碑。贺雪已成金殿梦,看涛终负石桥期。
逢山对月还惆怅,争得无言似祖师。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四十年间利禄身,平生疏拙任天真。惭无治迹留青社,喜奉恩华觐紫宸。

去国早逢关右雪,下车还入剑南春。为怜锦里风光好,不倦从来作主人。

白玉双蹲兔,工深刻楮劳。
长疑奔月窟,浑欲动霜毛。
似喜书成穴,犹惊笔有毫。
案间谁汝待,自觉守株高。

偶随舶趠上淮州,忽见霜凝尚此留。屡指云天谈故国,几从烟水理归舟。

自知客子惊残岁,赖有斯人破旅愁。他日西窗剪银烛,巴山却话梦中游。

浊涧回湍激,青烟弄晚晖。
缘随春酒熟,分与故山违。
社鼓喧林莽,孤城隐翠微。
山花羞未发,燕子喜先归。

俯仰寥寥宇宙,白云抱膝长吟。六载星源雁渺,德山遗我好音。

雪崖雪。玉垒浮云变灭。蓬婆外、晴白界天,西岭窗涵古今绝。

秦山置下列。类媵姬姜娣侄。望太白、三百去天,六月人犹失炎热。

缁尘苦为涅。问谁可配兹,千仞高洁。惟君雅号相优劣。

有北正寒冽,传将移节,及门再命益磬折。未闻赐环玦。

我拙。误名窃。甚此日徵书,亦到岩穴。何人轣辘同车辙。

华首最相悦,忍为轻别。定成竹否,乞为汝,负羁绁。

仙肌香润玉生寒。悄无言。思绵绵。无限柔情,分付与春山。

青鸟能传云外信,凭说与,带围宽。

花梢新月几时圆。再团圞。是何年。可是当初,真个两无缘。

极目故人天际远,多少恨,凭阑干。

庭前有奇树,日夕抚碧梧。墙墉自峻绝,盘桓以为娱。

盈盈环堵绿,亭亭百尺孤。息荫无佳人,所辱甚泥涂。

凤凰虽不来,安能共狂夫。

为郎虽已久,归家较亦近。
陶潜有故居,梅福亦终隐。
日恋北堂萱,时观东窗槿。
应知此别长,含泪不堪抆。
门前尘土暗衣冠,池馆无多意已宽。
试问主人閒适味,冰蚕正自不知寒。
树动风摇,尘生云起。
太上老君,何曾姓李。
是贼识贼精识精,南泉无过强惺惺。
赵州礼拜归堂去,前箭犹轻后箭深。
鼓钟灯火后,袖手过栏干。
素月空中寂,速星竹里看。
溪毛行步湿,潭影古心寒。
此意我方适,亭亭夜未残。

郁水迢迢秋自好,那堪怆别忆同游。识韩自愧非无日,借寇宁知不暂留。

潦倒尊前难判袂,踟蹰江上欲停舟。重来更为东人计,早入明光一借筹。

蔚蓝胜概世应稀,中有高人隐翠微。
那日徽书来古洞,恩光荣耀倍山辉。

莫道闺帏饮恨长,争誇芳烈耀珂乡。三生伉俪缘俄顷,廿五韶华梦一场。

生本昙花心已淡,死应同穴骨犹香。他年墓木成连理,两两文禽话夕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