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夜雨寄卢纶

暮雨萧条过凤城,霏霏飒飒重还轻。
闻君此夜东林宿,听得荷池几番声。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结客少年场。
报怨洛北芒。

昔诵离骚夜扣舷,江湖满地水浮天。只今拥鼻寒窗底,烂却沙头月一船。

公才岂合尚题舆,天遣寒儒此曳裾。
午夜灯光曾共赏,三春乐事未全疏。
尊前窈窕传新唱,耳畔澜翻听异书。
此别不须勤怨惜,君王日日问严徐。

温泉东畔火荧荧,扑面山风铁气腥。只怪红炉三度炼,十分才剩一分零。

落花点地成重五,香翠熏泥粉沾雨。买将安石伴炎官,鬼书未燥花先腐。

当窗一榻安琉璃,下方五月吹寒楚。姬公且自却门檐,茗椀沤花生白缕。

幽趣无人会,清闲五月中。鱼跳荷叶绿,猿笑荔枝红。

拨竹看新月,钩帘入好风。神仙赤松地,正恐自相通。

远想阴云锁碧山,坐听檐溜响潺潺。却惊漏泄洪钧妙,变化风雷顷刻间。

怅饮惜离君,穷边去路分。
雪深山馆夜,孤雁背灯闻。
咏歌有离合,永夜观酬答。笥中操彩笺,竹简何足编。
意深俱妙绝,心契交情结。计彼官接联,言初并清切。
翔集本相随,羽仪良在斯。烟云竞文藻,因喜玩新诗。
风雨杳无人至,开门静里生涯。
诗字蒲团经卷,烧香汲水烹茶。
危亭敞层巅,上与霄汉逼。
化工无藏技,遥露一雨碧。
天风扫微云,宛转树头直。
不须煎狂柯,自与眼界极。
道人久何营,白足谢尘域。
苔青石磴险,携客半支锡。
瘦竹漏残日,清禽破初寂。
岂知不可留,何苦事行役。
薄浪吹船头,又作城中适。
回首谢书山,他年问消息。

漪澜堂上又东风,报荅春光酒未空。海鸟一双鹏尾白,山花千朵鹤头红。

水边列坐皆词客,天上清歌少玉童。不省日斜谁倒载,从教拍手笑山公。

挹仙亭下薛公桥,纷纷抵暮更连朝。唯有桥西杨与柳,无情长系木兰桡。

数歇度烟水,渐非尘俗间。泉声入秋寺,月色遍寒山。
石路几回雪,竹房犹闭关。不知双树客,何处与云闲。
岁暮游子归,余始为行客。
朔风万里长,吹雪犯巾帻。
临行不言苦,不忍母心恻。
乾坤迫短景,寒日易倾仄。
冰池绿骨巉,冻车琼网涩。
一寒忍已熟,浪出还自责。
抚剑睨前冈,云重楚天黑。

晓寒开祖帐,清雪映离觞。为客年华尽,还家道路长。

江山留赏玩,乡邑重衣裳。想见吟边兴,春湖共渺茫。

桐庐江中秋水清,富春山中秋月明。钓竿千尺无恙在,持竿我欲从先生。

先生岂是傲当世,鄙夫患失滔滔是。狂澜既倒挽之回,持报故人惟此尔。

衮衣不博一羊裘,事往台空江自流。遂令千古重名节,于乎先生真汉杰。

每把葫芦椀放攲,从教天下浪猜疑。秋风摆落园林后,始信寒松格不卑。

岭外六年客,登临辄杖藜。久无鸿雁到,只有鹧鸪啼。

秋夜不成寐,归心未可稽。良辰聊遣兴,采菊句重题。

倦棹载书归,江帆带夕晖。山人无别事,排日白云围。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