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闻古人说:正直神不欺。忠义恒独守,坚贞每自持。
效官已十载,理剧犹未期。狱听除苛惨,刑章息滞疑。
岂得保世业,谅以答明时。顾无白玉玷,忽负苍蝇诗。
扃锢非所耻,幽冤谁为辞!楚囚应积□,秦系亦衔悲。
永夜振衣坐,故人不在兹。流灵自芜漫,芳草独葳蕤。
日月行无舍,平生志莫追。山林如道丧,州县岂心期?
助思纷何在,清神怅不怡。自怜暗成事,感叹兴此词。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国风》有正变,用冠皆妇人。德载重一世,美言播千春。
江山壮龙虎,人物渺荆榛。卓玆白发嫠,养志忘贱贫。
濡翰写胸怀,皎月升秋旻。感激或哀怨,终无俗淄磷。
二班汉东西,异彼蔡与甄。何况竞宫体,绮丽《玉台》新。
少游咏芍药,蔑与昌黎伦。异哉女郎诗,于今论《过秦》。
大块富文章,百家各奏响。沼缘及后儒,游览任心赏。
洸洸昌黎公,山斗盛瞻仰。欧柳曾三苏,星月列朗朗。
南宋暨元明,兰桂杂榛莽。方姚立赤帜,门户或规仿。
卓哉一曾侯,气象独迈往。因流溯其源,秦汉实漭瀁。
取求苟无巳,涓滴入瓶盎。嗟余俗累牵,夙昔劳梦想。
一朝得见君,心窝发奇痒。钻研历岁时,论古如指掌。
为世所不为,豪杰信无两。嗜好幸匪殊,发蒙吾其傥。
鴂后蝉前,早又过、清和时节。春去也、蝶犹寻梦,鹃犹啼血。
玉树歌残檀板搁,金铃索断花幡撤。负年年、一片惜芳情,痴憨绝。
庭院静,炉香歇。家山远,天涯客。把吟哦借此,销磨岁月。
诗好只留供鬼唱,韵奇偏要教侬叠。遣闲愁、字句细商量,同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