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试明堂火珠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
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
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帝王正位建造明堂重屋,明堂顶上凌空耸立火珠。
夜晚就像两个月亮升天,日晓月落高空一颗孤星。
天色明净珠光难以泯灭,云彩生起远望若有若无。
早就知晓在这太平盛世,有国宝必定出现在名都。
注释
明堂:为当时朝廷的听政殿,火珠:明堂屋顶上用来装饰美化的宝珠。
正位:谓正式登位、就职。按明堂之制,肇自上古,为帝王宣政教、祀宗祖之所。故帝王正位,必造明堂。《后汉书·皇后纪序》:“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重屋:重檐之屋。明堂建筑,上圆下方,有两层,上层祭天,下层有五室,谓之“重屋”。唐李白《明堂赋》:“采殷制,酌夏步。杂以代室重屋之名,括以辰次火木之数。”
凌空:高升到天空或耸立空中。一作“中天”。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水上有连理树,其树柞栎也,南北对生,凌空交合。”
夜来:入夜。唐杜甫《遣怀》诗:“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双月:指火珠、月亮。满:一作“合”。
曙:天刚亮。一星:指火珠。
天净:天空明净。
遥知太平代:一作“还知圣明代”。太平:谓时世安宁和平。《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宁。”
国宝:指火珠。此以火珠指明堂顶上宝珠。名都:著名的都城。汉班固《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杜霸,北眺五陵。名都对郭,邑居相承。”

赏析

  唐代试律诗一般为六韵,此诗则是一首四韵诗的典例和佳作。毛奇龄《唐人试帖》根据荆冬倩“奉试”诗亦为四韵认为可能是当时官限如此,而直至后来,“奉试”诗才又变为六韵。

  此诗寥寥数句就突出了明堂上的火珠明亮耀眼的特点。首两句从明堂入笔点出火珠,接下来四句则写了火珠的光辉。作者以月与星作比,可谓妙绝。“夜来双月满”之“双月”,一实指天上的月亮,一喻指明堂的火珠,两者并举就说明火珠皎洁光白之至与天下月亮无二,仿佛又一轮明月遗落人间,两月同散发出柔和的微光为夜晚增添了不少景趣。夸张、衬托至极致。而“曙后一星孤”句对仗工整,描写的是天亮月亮落下后的景象:虽然月亮消失了,但火珠的光辉不减,就像一颗永挂天边的星星。“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二句,继续写火珠之光,写出了其珠光闪闪的特点。最后,诗人以颂扬作结。因火珠乃他国所献之宝物,有此盛事正说明国家之强大及时代之太平。结句遣字用词还算颇有气势,只是意义平平,未免落入俗套。

  此诗虽有宫体诗味,但取景空阔,清明自然,不失名家气度。诗中“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一联历来受人关注。此联描写的是明堂上的火珠,在夜晚与月光相衬如同一双明月,而曙后天明月亮西沉时,火珠仍然如一颗孤星在明堂屋顶上闪闪发光。后来有人把“曙后一星孤”一句别解为崔曙死后只留下一个名叫星星的女儿。《分门古今类事》“崔曙一星”:“崔曙作《明堂火珠》诗云:‘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时称佳句。未几。曙卒。无子,惟一女,名星星。星,盖其谶也。”在这样的附会之下,“曙后一星孤”竟然成了诗谶。

创作背景

  此诗是作者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参加科举考试的省试时所作。《文苑英华》卷一八六把此诗归入“省试”类。此题唐人存诗仅此一首。
崔曙(?—739年),一作署,宋州宋城县(今河南商丘)人 ,唐朝状元、诗人。崔曙自幼失去双亲,可谓备尝人世艰难困苦。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崔曙科举考试中获得进士第一名,又在殿试中作《奉试明堂火珠》诗。唐玄宗看后大为赞赏,取为状元,官授河内县县尉。可惜,第二年,崔曙就病故了。崔曙死后只留下一女,名叫“星星”,世人皆以为“曙后一星孤”是谶语。
  猜你喜欢
日与村家事渐同,烧松啜茗学邻翁。池塘月撼芙蕖浪,
窗户凉生薜荔风。书幌昼昏岚气里,巢枝俯折雪声中。
山阴钓叟无知己,窥镜撏多鬓欲空。
恨春易去,甚春却向扬州住。微雨,正茧栗梢头弄诗句。红桥二十四,总是行云处。无语,渐半脱宫衣笑相顾。
金壶细叶,千朵围歌舞。谁念我、鬓成丝,来此共尊俎。后日西园,绿阴无数。寂寞刘郎,自修花谱。
拟向田间老此身,寒郊怨别甚於春。
又闻故里朋游尽,到日知逢何处人。

昔年宋学士,尝称太朴文。独力撑颓宇,清响薄高云。

余少略见之,讽诵每忻忻。淡然玄酒味,曾不涉世芬。

如欲复大雅,斯人真可群。苟非知音赏,宋公安肯云?

嗟乎轻薄子,狂吠方狺狺。惜哉简帙亡,家簏少所蕴。

徒为尝一脔,盈鼎未有分。四贤宦游地,博达多前闻。

为我一咨访,庶以慰拳勤。

秋花芳未歇,秋鸟啼其枝。款念如西风,冥默往与期。

天韬得纯善,深酝穷妙姿。含贞慎所受,霜雹皆华滋。

斜日动襟带,仰看云逶迟。陶然寄新悦,宿酒方在卮。

富贵本无心,何事故乡轻别。空惹猿惊鹤怨,误薜萝秋月。
囊锥刚强出头来,不道甚时节。欲命巾车归去,恐豺狼当辙。

人情胶漆道情乖。昧灵台。翳尘埃。不惧如山,贩骨走轮回。

见在宝躯今不悟,千万劫,朽仙材。

好收□住武都阶。药苗栽。结神胎。九转功成,方寸蕊珠开。

体混净光从隐显,随眼底,是蓬莱。

梅子新垂,荷钱正小,困人天气初长。昨日春归,杨华乱点池塘。一双紫燕飞忙。看营巢、泥落空梁。水晶帘捲,珊瑚枕滑,玉簟清凉。
美人睡起,独倚纱厨,针慵线懒,鸟语花香。此时模样,欢来总未提防。刚值残妆。露春肤、半掩罗裳。漫倡狂。佯抛蝇拂,戏打檀郎。
鸣爵三农稔,句龙百代神。运昌叨辅弼,时泰喜黎民。
树缺池光近,云开日影新。生全应有地,长愿乐交亲。
有子皆麟凤,承家赖一夔。
朝班通籍日,纶诰锡封时。
堂上兰羞罢,人间风树悲。
生荣死不朽,犹恨未期颐。
美兹高会。
凭城临川。
峻墉亢阁。
层楼辟轩。
远望长州。
近察重泉。
郁郁繁林。
荡荡洪源。
津人思济。
舟士戏舩。
得厕大欢。
屡蒙宾延。
饮必酃绿。
肴则时鲜。
仰接温颜。
俯听话言。
嘉我乃遇。
遭彼频烦。
鳗井由来岁月深,泓澄一镜绝尘侵。
要观变化神功妙,会见翻为旱岁霖。

昨年燕子衔花去。春色难留住。前年人倚画楼东。惆怅一帘飞絮、暮烟中。

今年又是酴醾节。此景还如昔。小廊立尽看归鸦。却恨无情芳草、遍天涯。

陟彼南峰采蕨芽,筠篮驰送簇英华。
东君迸出非无意,救活饥肠几万家。
摩挲阅古堂前柳,尽是世臣乔木。故国风流,中兴事业,都写南山脩竹。商颜自绿。甚当日君王,浩歌鸿鹄。谁识宫中,有人先定大横卜。
簪貂更鸣佩玉。退朝归较晚,留传黄屋。雨露无边,风云在手,宜享长生案此处缺一字福。神京未复。看先取鸿淘,次封函谷。岁岁初寒,小桃花下跨青鹿。

步入飞来兴不稀,洞灵仙侣此中归。犀沉锁没仙仍媚,猿去环空石自辉。

帝子春深书寂寂,祠臣碑堕草菲菲。细思万象俱尘劫,那似淩空一锡飞。

莺声呖呖青纱障,障外听来剧清亮。问字宫中总隔纱,模糊未识天人相。

君王访艳自寻声,百尺妆台无限情。自说二人土上坐,渐看一月日边明。

君不见卫少儿赵飞燕,汉家立后多微贱。何妨监户正中宫,岂虑谏臣伏前殿。

画眉御墨擅风流,一笑当前玳瑁头。凤皇符瑞飞向里,加官进禄乐优游。

鸟声初啭堕花春,静女幽妆采落蘋。脸映芙蕖娇且艳,眉修清月淡无尘。

一泓秋水留西子,半幅轻绡写洛神。秀色共餐饥可乐,不才忝已在东邻。

相送心曾到,言寻路不迷。
草齐封鬛起,山跌浪痕低。
片石看人拜,孤花奈鸟啼。
夜长谁慰藉,应有鹿门妻。

湖光如练山如拳,青天倒削波心莲。何年飞下小蓬岛,驱山不用秦王鞭。

山前山后桃花路,不上湖船那能渡。满船载得踏春人,荇带荷钱春欲暮。

茅庵谁结山之阿,青竹江篱古薜萝。径穿曲磴飞红雨,门对平湖卷白波。

白波卷不开,红雨飞不定。湖风忽起乱鸦啼,白云流水泻成镜。

座中韩生忽大叫,对花无酒花亦笑。阿菱十二能操舟,隔湖买得射洪到。

射洪春酒醉百壶,壁上新诗值一扫。慈山山人知不知,人生行乐须及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