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峒(一作洞),生卒年、字号皆不详,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祥。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崔峒的诗现在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崔诗九首,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 ,意思方雅。”
江南五月菱垂叶,叶底紫菱如紫蕨。梨香溅齿蔗浆寒,瓜熟堆盘水精滑。
红姜抺缕杂吴盐,纤手淹梅带微辣。芳林露下摘金桃,入眼胭脂红脸抺。
木瓜甘酸天下无,百果论功谁可甲。朱樱万颗滴阶红,满架蒲桃更肥茁。
橙香栗大芋如鸱,此品秋来不胜说。老翁空作解嘲诗,但恐年衰左车脱。
来处缘应异,归时寿已稀。校雠孙继子,无限是春晖。
借此云窗眠,静夜心独苦。安得枕下泉,去作人间雨。
江南三月莺花娇,东风系缆垂虹桥。美人意气埋尘雾,门前枯柳风萧萧。
有客扁舟泪成血,三千珠履音尘绝。晓气平连震泽云,春风吹落吴江月。
平陵一曲声杳然,灵旗惨淡归荒烟。茫茫沧海填精卫,寂寂空山哭杜鹃。
梦中细语曾闻得,苍黄不辨公颜色。江上非无吊屈人,座中犹是悲田客。
感激当年授命时,哭公清夜畏人知。空闻蔡琰犹堪赎,便作侯芭不敢辞。
相将洒泪衔黄土,筑公虚冢青松路。年年同祭伍胥祠,人人不上要离墓。
桓桓邝将军,民社当自重。但愿贼扫除,勿遣民倥偬。
居民苟一空,城存复何用?此理君固知,丁宁为君诵。
县南县北几百里,沿道苍松半枯死。毳虫无数枝上悬,食尽青青成茧子。
雪霜不朽千年质,摧败一朝天所使。残髯磔磔怒犹张,流膏滴滴泣未止。
顿令林壑少光色,政似鳣鲸困蝼蚁。土人云此实旱兆,昔岁逢之旱无比。
炎风烈日势转虐,更说飞蝗西北起。救灾无策空自嗟,谁能为挽天河洗。
茸窗悄悄笼鹦睡,兰釭冷摇青晕。斗帐量愁,机丝织恨,央及霜风休紧。
愁眠乍稳。怕叠鼓飘来,断魂惊醒。似铁罗衾,夜寒偎瘦碧纱影。
吟缄和泪褶损。正珠绳历历,斜过金井。月淡垂烟,帘空化水,消得几番清景。
回栏小凭。恁玉臂清辉,袜罗凉浸。依约遥峰,晓钟烟外迥。
柳坊西、苔铺径软,开门满地红雨。清凉山色为满障,只少溪流环住。
邀笛步。问曲瓮、危亭得似团蕉否。主人觅句。笑藤角银钩,吟情还剩,补入砑绢去。
宣和粉,不入画师新谱。乱零醉墨如许。竹春过也泥根迸,荷插挑鞭寒圃。
勤种树。从未识、青鞋误踏沾香土。三霜两暑。惜枉度华年,今朝才认,杜甫草堂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