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襄阳曲二首

蕙草娇红萼,时光舞碧鸡。城中美年少,相见白铜鞮.
少年襄阳地,来往襄阳城。城中轻薄子,知妾解秦筝。

  崔国辅,唐代诗人。吴郡(今苏州)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受王鉷案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鸿渐交往,品茶评水,一时传为佳话。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二。国辅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猜你喜欢

九霄仙鹤平园像,大室神龟野客真。不是胡郎相介绍,草间麋鹿得相亲。

回首名山我旧游,曾将风袂挹浮丘。如今不及台边水,长向山前山后流。

溯筏开新屋,扶舆绕故园。事遗心独寄,路翳目空存。

野果寒林寂,蛮花午簟温。难忘旧时处,欲宿愧桑门。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拨乳酴酥新绿泛,金花巧胜初裁。东风殢雨印泥苔。

腊随残漏尽,春逐烧痕来。

昨岁雨杯今岁病,病时依旧雨杯。欲填新令雪儿排。

小园梅未吐,先报一枝开。

灯下秋山影零乱,况兼老眼镇模糊。笔踪要是存苍润,墨法还须入有无。

自我开帘看翡翠,凭谁作钓拔珊瑚。倪迂标致令人想,步托邯郸转谬迂。

沧海茫茫粒米身,摩夷何处问前因。梦从醒后方知幻,花到开时不算春。

看破浮云怜世味,生来瘦骨见天真。漫随摇曳东风里,一任垂杨冷笑人。

行迈终何止,徂东意曰归。义将私爱割,思入故园飞。

鸟道殊荒寂,松声出翠微。离心虽此际,不可泪征衣。

四千里外一封书,纵有琼瑶报不如。云水当年思共步,山川此日已安居。

霜前枣熟从人打,雨后葵荒欲自锄。白雪调高知和寡,强将鱼目比明珠。

但匆匆、蒲团一觉,仙源非复前度。乱红飞尽清溪暗,谁与斜阳为主。

春又暮,问树上流莺,经几闲风雨。画船自渡。只那日门前,依依流水,呜咽学人语。

还记得,倩影盈盈载路。蝶裙钿朵无数。断肠只有花能解,费尽酒边诗句。

嗟我误,悔不向、花间荷锸同春住。明朝甚处。待载得香魂,苏家坟畔,吹笛踏青去。

驱车远出长林下,偶共孤僧语幽榭。春星半壁淡无辉,独醉松风了清夜。

快磨浓墨写时晴,飞到鸾笺老眼明。廷尉山头新《世说》,史官柱下旧家声。

北窗我愿师陶令,前席人当问贾生。闻道乡评高月旦,难容葛亮久躬耕。

浮玉溪边夜未期,暗香疏影静相宜。一时意味无人识,只有咸平处士知。

吾闻戴家三儿翩翩如雁行,家有三桂之高堂。堂中八月风露凉,三儿读书三桂傍。

黄金月中树,白玉天上郎,人言教子有义方。东家牡丹好池馆,何如三树岁岁凌秋霜。

圣主光先业,王春再至元。赞襄符妙算,择选副深论。

众悉推耆德,三曾镇大藩。虎珠秋月避,鸟帜海云翻。

籍籍番禺颂,明明造化恩。清标非柏府,高秩是薇垣。

煮海民为食,经营古所敦。于淮邦足赋,浩汗利之源。

弊政思张弛,长材畀轾轩。光芒分八座,精采送孤鶱。

鼎重千钧小,胶清万丈浑。龙文须御服,马湩锡壶尊。

香散知心醉,春回到骨温。冰霜愁左□,风雨命前奔。

灶灶连云起,船船附蚁屯。绝知忘夙夜,何暇觅饔飧。

昔也东西浙,欢然远近言。市无忧折阅,人不困牢盆。

公日唯扃户,方时亦在门。从容尝接语,叹息每销魂。

裋褐□如鬼,传餐首欲髡。潮乾晴沫白,日淡暮烟昏。

卒戍春鸣析,人家月照樊。卤成俱井井,地限各村村。

碧海浮天际,黄芽暗竹根。缅思多彷佛,已阅十寒暄。

识量今逾老,声华晚更尊。谬知惭骫骳,甚欲写玙璠。

形吊徒萧瑟,心驰正郁烦。仙花团雪净,江草乱云繁。

早晚招渔艇,丘墟问故园。抠衣瞻管仲,扫榻寄陈蕃。

袍笏仍图画,山林数记存。此时鸥与鹭,随意乐乾坤。

铁柱旌旗白昼悬,浔阳烟火上薰天。
羽书夜报鹰房里,骏马朝鸣虎帐前。
画栋风生,绣筵花绕。层台胜日频高眺。清辉爽气自娱人,何妨称意开颜笑。
水碧无穷,山青未了。斜阳浦口归帆少。云鬓烟鬓只供愁,琵琶更作相思调。

红泥一窟尽迷香,铁马丁丁冬夜长。方版临窗丁榾柮,土台照火列鸳鸯。

枕边置几灯生晕,屋角飞烟瓦不霜。锦浪莫翻三尺褥,好留馀暖待王昌。

四海六民皆走利,东禅讲主只潭禅。
何年去住灵山寺,招我岩间看白狷。
承师受业忆同门,如水之交昔有年。
痛哭鴒原情未已,徘徊鵩舍意凄然。
功名早领贤书荐,世业由来家学传。
硕德晨星嗟已矣,试编遗稿泪潸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