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襄阳曲二首

蕙草娇红萼,时光舞碧鸡。城中美年少,相见白铜鞮.
少年襄阳地,来往襄阳城。城中轻薄子,知妾解秦筝。

  崔国辅,唐代诗人。吴郡(今苏州)人,一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历官山阴尉、许昌令、集贤院直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天宝十一载(752),因受王鉷案牵连被贬为竟陵司马。与陆鸿渐交往,品茶评水,一时传为佳话。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二。国辅诗以五绝著称,深得南朝乐府民歌遗意。殷璠《河岳英灵集》云:“国辅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味。乐府数章,古人不及也。”原集至宋代已佚。

  猜你喜欢
馆娃宫殿压云头,自昔登临隘九州。
云浪长风三万顷,苍烟古木二千秋。
宾僚谁伴作诗苦,父老竞传敷政优。
想见归骖穿夜市,月边灯火满西楼。
红蕊曾游此地来,青青今见数枝梅。
只应尚有娇春意,不肯凌寒取次开。
余婴沉痼疾。窜身清漳滨。自夏涉玄冬。弥旷十余旬。常恐游岱宗。不复见故人。所亲旷何笃。步址慰我身。清谈同日夕。情盻叙忧勤。便复为别辞。游车归西邻。素叶随风起。广路扬埃尘。逝者如流水。哀此遂离分。追问何时会。要我以阳春。望慕结不解。贻尔新诗文。勉哉修令德。北面自宠珍。

种麻冀满丘,种葵冀满园。孤生易摇悴,独立多忧患。

当行思故旅,当食思故欢。先机失所豫,临事徒嗟叹。

升萧艾乃至,锄桂致伤兰。物理有相附,畴能识其端。

断金俟同志,抱玉难自宣。交结良匪易,君当图未然。

天平合在名山志,山下祠堂更有名。何地定藏司马史,此胸谁负范公兵。

高屏落日定霞乱,杂树交花鸟雀争。要上龙门发长啸,世人无耳著鸾声。

丹黄满目香盈袖,正好是秋天。芗林燕后,栴林供罢,尽许参禅。

当时曾盼,一枝折取,十缶传宣。而今只向,小山招隐,橘录旁笺。

昔人重相思,千里且命驾。我家去游洋,相望才四舍。

偃息岂不思,吉服讵可借。惟凭一雁翔,敢望双凫下。

日者闻琴堂,墨绶将解卸。东阁领群英,胜游当首夏。

惠然访九仙,云物争迎迓。拂石纳晚凉,秉烛娱清夜。

吉碑共摩挲,吉梦相矜诧。物色故老言,赤鲤何年化。

题诗富锦囊,仙境为增价。是地近吾庐,过从何未暇。

初传尚半疑,后信良多讶。世态如浮云,炎凉更代谢。

高谊定不然,寄声来慰藉。

睿听来嘉论,忧勤政事昌。颙颙瞻帝座,谔谔置臣章。

语切青规上,文留黼扆傍。受言初拜禹,罪己忽兴汤。

进牍须盈几,垂衣岂下堂。只应千载治,危谏属忠良。

学士既归夫子道,吾儒宜识仲尼心。当年删出诗三百,时复弦歌不废琴。

凤楼箫曲断,桂帐瑟弦空。画梁才照日,银烛已随风。

苔生履迹处,花没镜尘中。唯馀长簟月,永夜向朦胧。

宗派天潢衍,文章吏部遗。
前期尺土尽,轶事几人知。
岁月松杉古,尘沙日夜吹。
数家芳草外,凭吊总凄其。

泰西成法细搜求,一喝何难倒逆流。岂是汲深虞绠短,故教活水阻源头。

霜雪俱怜节操奇,碧鲜红润两相宜。
渭滨初种谩千亩,陇上寄来惟一枝。
酸实不供饥凤啄,暗香翻许此君知。
佳人零落空山久,况是天寒日暮时。
古驿晚停鞍,西风客帽寒。
山昏云气湿,秋老叶声乾。
昔为作诗苦,今嗟行路难。
铃音边报急,醉里亦眉攒。

天炯夜光寒,升平万姓欢。火云流贝阙,红雨下层峦。

夜骑游潘岳,春衫舞阿蛮。香车金犊过,沈醉夜更阑。

八百青铜买,归来系黑豹。
松毛倒垂膝,棕绠曲围腰。
稳称轻小帽,宜悬小药瓢。
有时吟未就,频在手中摇。
参禅人,多逐妄,
不用起模仍画样。春风吹绽桃李花,
淡烟疏雨笼青嶂。

已近迎仙阁,滩犹斗石鸣。停琴招白鹤,回首望青城。

云护岸难数,山空雪有声。重来学观化,万物尽浮生。

曾于艺苑著雄文,岂为吹嘘入五云。老去宦情应识我,时来剑气独怜君。

花开客舍尊堪把,草绿池塘梦又分。自昔黄金招骏骨,音书南雁好相闻。

水满池塘花满枝,乱香深里语黄鹂。东风轻软弄帘帏。

日正长时春梦短,燕交飞处柳烟低。玉窗红子斗棋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