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

烛光剑佩拥千官,载月临轩拜紫銮。
仙掌禁寒承露稳,天颜霁晓傍云看。
朝阳鸣凤谐宫律,沧海□鳌献羽翰。
咫尺圣明三舞蹈,报恩岂敢负弹冠。

  孙锐,吴江平望(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进士,授庐州佥判。时元兵南侵,愤贾似道误国,挂冠归。端宗景炎二年卒,年七十九。遗著由友人赵时远于元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编为《孙耕闲集》。事见本集卷首赵时远序及卷末《耕闲孙先生墓志铭》。

  猜你喜欢
雨过远山出,江澄暮霞生。因浮济川舟,遂作适野行。
郊树映缇骑,水禽避红旌。田夫作畚锸,织妇窥柴荆。
古岸夏花发,遥林晚蝉清。沿洄方玩境,鼓角已登城。
部内有良牧,望中寄深情。临觞念佳期,泛瑟动离声。
寂寞一病士,夙昔接群英。多谢谪仙侣,几时还玉京。
宇内何牢落,客行双鬓华。
千山万山底,老眼付梅花。
绿阴轻处记春踪,芳草虽残饮兴浓。
明日清和天更好,不须愁听晓楼钟。
年过潘岳才三岁,还见星星两鬓中。
纵使他时能早达,定知不作黑头公。

天地侧身,风尘回首,何年梦落南荒。家山千里,烟月记微茫。

萍水蓬风无定,随处倘佯。葛藤话、浮生半日,且卧老僧房。

门前来往路,叹迷踪羁旅,混迹渔商。看海波渺渺,曲似回肠。

玉关外、多愁易老,算不如沉醉为乡。旗亭下,千金斗酒,一掷买春芳。

整棹泛澄湖,春物畅我怀。
前登何山岭,短策穷萦回。
晋代有高人,结屋临涧隈。
至今读书地,石磴不生苔。
幽踪去已久,遗构安在哉。
山僧依胜迹,下结莲花台。
乱来各飘荡,龙象亦倾颓。
乃知兴坏理,道俗俱可哀。
清风动岩壑,松声四山来。
只疑斯人存,遗韵尚徘徊。
我欲招其魂,举目但蒿莱。
临觞聊一酹,惆怅愧高才。

桥上石,半是前人坟上碑。细想当年立碑日,儿孙罗列盛威仪。

重重种树重重护,岂日垫人脚下泥。车轮直辗题名处,牛蹄马足纷交驰。

传语后来人,刻浅莫刻深。刻浅模糊刻深在,长感千年行路心。

淮水汤汤不尽头,金城雄峙水安流。帆樯晚趁人烟岸,鸿雁冬依薍荻洲。

桂馆连云迷望景,凤箫吹月蔼高楼。西风拂拂寒光薄,到处朱帘不上钩。

沴气无情苦降灾,饥民往往背如鲐。微躯不惜填沟壑,还我生前布施来。

倦客方歌归去来,君归先为酌离杯。凤凰台下帆朝发,龙虎山前云莫回。

中岁一官淹泽国,明年三赋献蓬莱。鸣珂定按夔龙步,已见文星近上台。

几年官军破郡邑,远客孤村谁脱急。
卧听邻鸡三鼓鸣,流言敌骑一宵及。
抱衾携幼强趋走,复岭重山且深入。
为闻北人畏和暖,安得如今便惊蛰。
长秋南奔苦岚瘴,翠华连巡犯卑湿。
顾我飘零岂足念,注目寒江忘久立。

秋尽仍为客,江寒独系舟。微霜下木叶,远火露苹洲。

无那风前雁,偏生枕上愁。孤帆明更发,何处复淹留。

朝过长流水,暮过长流水。流水流不休,行人行未已。

碎捣霜藤月下砧,清泉泻出簟纹匀。
老翁采药归来晚,剪得山南半段云。

溯去澄流卷去沙,桨声斜日动伊鸦。芒鞋北壁攀苔石,酒榼南江傍荻花。

游子笙箫无定处,居人舴艋以为家。请君莫放今宵月,冉冉谁能驻岁华。

江村此夕意如何,道是桥平水不波。
仿佛空中倚楼阁,分明镜里现山河。
当筵自对贤人酒,得意闲吟孺子歌。
明月若教陪尽夜,只拚清露湿渔蓑。

匹马事行役,乡心旅夜多。风光随路转,春兴让愁磨。

燕怯花迎雨,人惭鬓映波。我情何日遂,起舞发吴歌。

世人从扰扰,独自爱身闲。美景当新霁,随僧过远山。
村桥出秋稼,空翠落澄湾。唯有中林犬,犹应望我还。

山家昨夜房栊冷,梧桐一叶飘金井。长天如水净藏云,明月含晖变秋景。

桂枝花拆风飘飘,谁在高楼吹玉箫。人间不见槎升汉,天上将看鹊作桥。

年少征人在何处,白露沾衣未归去。海畔今无漂母家,江南谁与王孙遇。

徘徊月下空长吟,吾徒自古难知音。欲上高台问明月,明月何不照人心。

正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

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