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学

冥观天地何云为,茫茫万物争蕃滋。
羽毛鳞介各异趣,披攘攫搏纷相随。
人亦其间一物尔,饿食渴饮无休时。
苟非道义充其腹,何异鸟兽安须眉。
人生在学勤始至,不勤求至无由期。
孟轲荀卿扬雄氏,当时未必皆生知。
因其鑽仰久不已,遂入圣域争先驰。
既学便当穷远大,勿事声病淫哇辞。
斯文下衰吁已久,勉思驾说扶颠危。
击喑敺聋明大道,身与姬孔为藩篱。
是非丰顇若不学,慎无空使精神疲。
(992—1057)晋州平阳人,字明复。举进士不第,遂退居泰山,研学《春秋》,世称泰山先生,石介等皆师事之,李迪以弟女妻之。范仲淹、富弼荐其经术,除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召为迩英阁祗候说书。以讲说多异先儒,出为州县佐官。复召入,累迁殿中丞。有《春秋尊王发微》、《孙明复小集》等。
  猜你喜欢

胯下淹时岂不知,故人疑我似阳痴。一廛固愿授陈相,只恐锋车便见追。

高枕聊成梦,晴空忽见花。
浮生尽是客,何处得为家。
旅食帝城久,归舟泽国赊。
角因菰菜味,回首浩无涯。
膨脝枵怒腹,日夕沸溪干。
群响何容罢,时无牡鞠官。

一庵秋影外,水竹自逶迤。爱静多辞客,因禅忽悟诗。

藓香侵坐具,花净入军持。杖锡何方去,云边有鹤知。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谿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中年岁月苦风飘,强半光阴客里抛。今日破愁编日记,一年却得两花朝。

民物之生,厥赋惟均。气禀既殊,灵秀维人。其生之初,父子之慈。

民物斯同,靡或有亏。林栖者乌,性纯且仁。反哺维勤,其参其鶱。

维父维母,生我鞠我。父母孔劳,我心曷舍。雨露既濡,履之则悲。

哀我父母,我宁以时。乌鸣且和,养适其私。静言听之,我心何如。

天之高矣,日之远矣。哀哀父母,我心曷已。立身扬名,维孝之大。

勖尔君子,敬励于志。

氄毛水打初成袜,余湿还应待日消。御冷何辞古下体,负暄早巳托高标。

似随仙舄乘云近,未蹍芳尘去地遥。却讶缘橦诸佞子,倒投绝足试轻趫。

最无根柢是豪华,陌暖风晴又别家。种种伤心秋雨里,芙蓉只好不看花。

出旬方到同安郭,水驿春寒懒放船。
白浪翻江风愈壮,黑云粘树雨长悬。
峰头僧磬惟闻响,沙口渔罾已罢牵。
寄语群鸥莫相狎,只今无暇与攀缘。

庭闱空在望,屯云蔽层峦。辛勤归须早,勿畏朔风寒。

别促岂不悲,愿言慰慈颜。明年芳草节,迟我当来还。

送君一骑发长安,王事方殷肯避难。使者好寻巴道路,诗人多勒蜀岩峦。

江来灌口声初放,云接峨嵋翠不乾。为报郎中勉勋业,远音时遣破幽端。

君欲溯河北,我亦渡江东。纵是莺花三月,社燕等秋鸿。

九曲池边高会,十五桥头长啸,蜡屐每相从。歌吹竹西路,批抹是春风。

念平生,数知己,莫如公。嵚崎历落可笑,把臂许吴蒙。

今日素车白马,当日螭头豹尾,人识紫薇翁。此后平山客,寂寞月明中。

闲却经纶手,东篱把菊枝。先生花外意,难画亦难诗。

永新颜氏贤,眼底于八环。如何昨寄书,劝我立杏坛。

杏坛宁有几,自生民以还。夫我异于是,坛在灵台间。

至近而至远,随默以随言。无行而不与,无地何立焉。

留心理五典,神越三坟前。

罗敷试采桑,出入城南傍。绮裙映珠珥,丝绳提玉筐。

度身攀叶聚,耸腕及枝长。空劳使君问,自有侍中郎。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
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凭麽说话,早是起模画样了。
殊不知才拟任麽,便不任麽。
更问如何若何,笑倒嵩破灶堕。

珥笔曾为著作郎,虎闱新绾大夫章。词林久识南金价,师席行瞻北斗光。

礼乐百年崇俎豆,章缝四海入宫墙。弦歌且对钟山胜,阿阁巢成待凤凰。

仙师两度奏通明,曾有微名记上清。怎奈瑶池阿母意,不教丹箓授书生。

自吴入蜀是寻常,歌舞筵中救火忙。
乞得金陵养闲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