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康洽

黄须康兄酒泉客,平生出入王侯宅。今朝醉卧又明朝,
忽忆故乡头已白。流年恍惚瞻西日,陈事苍茫指南陌。
声名恒压鲍参军,班位不过扬执戟。迩来七十遂无机,
空是咸阳一布衣。后辈轻肥贱衰朽,五侯门馆许因依。
自言万物有移改,始信桑田变成海。同时献赋人皆尽,
共壁题诗君独在。步出东城风景和,青山满眼少年多。
汉家尚壮今则老,发短心长知奈何。华堂举杯白日晚,
龙钟相见谁能免。君今已反我正来。朱颜宜笑能几回。
借问朦胧花树下,谁家畚插筑高台。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捻吟髭,剑在前。
心中月,天上圆。
一日抵三秋,半月如千岁。自夏经秋到雪飞,一向都无计。续续说相思,不尽无穷意。若写幽怀一段愁,应用天为纸。

渊明避世士,酷爱九日名。独酌东篱下,悠然得此生。

我辈正羁旅,佳节安可醒。相携陟翠巘,置酒松间亭。

菊蕊弄新黄,橘苞破微馨。鬓边插茱萸,未觉巾帻倾。

云山蔼佳色,风林动疏声。慷慨念平昔,醉舞属群英。

国步方缀旒,衣冠正漂萍。山河举目异,望远若为情。

方期汗漫游,天池濯吾缨。何必楚囚泣,牛山良可轻。

纱幮纹簟北窗眠,只道清声比管弦。
谁念夕阳官道里,几多客旅听凄然。

雪魄冰花凉气清,曲阑深处艳精神。
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逍遥方外禅,宴坐不知年。合抱平生柏,成区社长莲。

公卿尽随喜,语默两忘筌。闻有诗三百,无由一一弦。

先春罨土槿编篱,同对年来亦好奇。自笑老夫心力懒,黄华随意著高枝。

净友。如妆就。折得清香来满手。一溪湛湛无尘垢。白羽轻摇晴昼。远公保社今何有。怅望东林搔首。

江山怪我数能来,政坐刀斤赦不才。生理喜于鱼得计,交情羞似鸩为媒。

烟尘回首烽三月,花柳关情酒一杯。日夜故园归梦好,忆冲细雨斸蒿莱。

巳公岩畔水粼粼,树老云荒记往因。
一夜溪声听不得,游山真愧往山人。
卧病江东久,饥驱强作官。
年丰双雪鬓,心事一蒲团。
帘影垂昼寂,竹阴生夏寒。
无人知老子,於此有馀欢。

江南秋得闰,草木向迟彫。正性失松桧,群生同艾萧。

漂流又舟楫,隐约念箪瓢。剩暑犹须葛,谁能远致韶。

我皇承下武,革命在君临。应图当舜玉,嗣德受尧琴。

沈首多推运,阳城有让心。就日先知受,观渊早见深。

玄精实委御,苍正乃皆平。履端朝万国,年祥庆百灵。

玉帛咸观礼,华戎各在庭。凤响中夷则,天文正玉衡。

皇基自天保,万物乃由庚。

东方大明星,光景照千里。少年舍家游,思心昼夜起。

有田不归归无田,操竿乞食仍年年。长安米贵侏儒哭,帝前笑倒东方朔。

五秋饱吃霜风寒,故山老却青琅玕。山中有我读书屋,归去读书饥亦足。

眩碧成朱被眼瞒,分明是叶作花看。道人本不知香色,只与窗前草一般。

城西别酒惜同斟,转眼年光两度侵。笑语几番乡梦远,音书千里故情深。

关心老父增头白,唾手微官尚陆沈。处世多愁应类子,青灯都付短长吟。

十载重来谒上方,依稀犹似旧僧堂。当时猿鹤如相迓,今夜随人明月乡。

云满青山水满池,可堪归思转迟迟。
光荣在我真何益,愧负平生只自知。
闲忆野芳春兴灭,坐怜庭树午阴移。
路歧堪恨还堪笑,病骨生从未老时。

青阳转节候,杂芳丽原隰。山中寒食近,啼鴂亦已急。

新冢有人祭,古墓无人泣。伤心名利骨,瑟瑟土花湿。

石马悲无声,空对东风立。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