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康洽

黄须康兄酒泉客,平生出入王侯宅。今朝醉卧又明朝,
忽忆故乡头已白。流年恍惚瞻西日,陈事苍茫指南陌。
声名恒压鲍参军,班位不过扬执戟。迩来七十遂无机,
空是咸阳一布衣。后辈轻肥贱衰朽,五侯门馆许因依。
自言万物有移改,始信桑田变成海。同时献赋人皆尽,
共壁题诗君独在。步出东城风景和,青山满眼少年多。
汉家尚壮今则老,发短心长知奈何。华堂举杯白日晚,
龙钟相见谁能免。君今已反我正来。朱颜宜笑能几回。
借问朦胧花树下,谁家畚插筑高台。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长啸三春晚,端居百虑盈。未安胡蝶梦,遽切鲁禽情。
别岛连寰海,离魂断戍城。流星疑伴使,低月似依营。
怀禄宁期达,牵时匪徇名。艰虞行已远,时迹自相惊。
自得休心法,悠然不赋诗。
忽逢重九日,无奈菊花枝。
扶病寻君君未归,添香应惹踏门衣。
东风未破桃花萼,雪压余英蝶乱飞。

两地残冬共索居,一般穷岁总堪除。人遐自合传幽绪,春至偏宜趁捷书。

日月天中无远近,风涛海外任盈虚。猛思半百三年是,知命知非愧孔蘧。

寒馀北崦风,晴压东阑雪。睡凫香四泛、邻烟绝。青门忆否,十里丝杨折。

玉笺连梦阔。蜡苣灰枯,汉宫尚斗芳节。

閒愁天与,杜宇声声血。和春催去棹,沧波接。危阑拍遍,才信哀歌切。

中坐弦能说。说行路难,为君刻意伤别。

我喉已吞霜,我口复吞月。吞霜吞月太粗豪,五脏心胸总清彻。

东家亦有人中清,一从年少名豪英。文章馀事能用兵,蛇矛丈八折羽旌。

排成大阵将横行,太华屹立洪河倾。螭腾豹躣哮虎鸣,斗胆可落突眼睛。

冲车突骑出不意,锋不可当声动地。前军已胜后兵继,唱罢凯歌毡帐睡。

将军但筑受降城,老大不烦修武备。

潇洒幽窗彻夜明,飘飖散影积闲庭。谢庄衣上点盈盈。

唤女欲将呵手靧,呼儿捻取作茶烹。松风飒飒满帘生。

驿骑駸駸犯露霜,定知遐俗喜生光。
千官弩矢迎郊外,百姓壶浆夹道旁。
要使远谋安井邑,尽令诸将守封疆。
更将余力筹边策,归日收功坐庙堂。

北风夜捲地,冻云晓黏天。黄竹歌未终,飞霰集我前。

森罗昆山璧,零乱淮夷蠙。缚贼悬瓠城,安得兵三千。

醉灶明朝感客思,密缝衣已就烦挼。九溪三浪平安过,欲乞灵鸦报阿㜷。

荪桡送桂旌,沿洄多冶情。扳条约翠袖,掬水弄璚英。

清吹随风度,纤腰束素明。家居白下里,夫戍洛阳城。

明光朝执戟,细柳夜分营。许国承恩重,忘归念妾轻。

贞心似江水,朝夕向东倾。

素丝岂不洁,寒女难为容。贫寒犹手拙,操杼安能工。

绿树浓阴气若秋,小亭閒坐对溪流。蝉声不管无人听,只向枝头叫不休。

猿鸣三峡里,行客旧沾裳。复道从兹去,思君不暂忘。
开襟春叶短,分手夏条长。独有幽庭桂,年年空自芳。
大誓悯涂炭,乘机入生死。中州法既弘,葛陂暴亦止。
乳孔光一室,掌镜彻千里。道盛咒莲华,灾生吟棘子。
埋石缘虽谢,流沙化方始。

净地来何晚,春风事几慵。落花深一寺,流水住孤松。

岸断山光绿,墙回月色浓。天津桥上老,岂识此龙钟。

春日探奇胜,晴峦入望来。翠屏千丈列,石窦一泓开。

促坐争长技,分曹命巨杯。山灵应自喜,桃李映莓苔。

暂屏喧嚣想,来寻断续香。微风吹客袂,孤月照禅房。

静起劳生念,闲谙养性方。攲眠不成梦,夜久转清凉。

可奈秋深,西风斜日荒城晚。萧萧浅浅。几里乡关远。

添个寒鸦,免得愁无伴。凭谁管。水村山馆。别恨同长短。

仙方上品夸灵种,忽怪灵芝拆紫苞。
玉泽返婴看验术,少微山是小三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