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快到重阳佳节了,风雨偏多。于是我分外珍惜今日的温暖晴朗。不知秋香浓与不浓?还是待我和朋友出西城去游览一番再说吧。首句交待了大致背景,时近重阳,阴雨连绵,难得遇上一个晴朗的好天气,故与友人结伴出城秋游。
“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荒台:指古徐州附近的戏马台,项羽曾在此练兵。南朝时宋武帝刘裕北伐前曾于重阳日在此处大宴官兵。句意即:正满怀羁旅之愁,不忍登高临远,只怕更加伤情。“正自”句隐含了词人对故国的思念,对南宋不思振作终至亡国的愤慨。怕登高台,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国破家亡的伤痛。
“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漉:过滤。据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曾取头上葛巾滤酒。老兵:指谢奕事。据《晋书》载,奕尝逼桓温饮酒,温走避之。奕遂引温一兵帅共饮曰:“失一老兵,得一老兵。”此处应指当初和自己同生共死的战友。句意是说:面对美酒筵席,不禁追忆起了从前滤酒插花的友人,今天,座上已再无旧朋的身影了。结句无限凄清,从文中的“荒台”、“老兵”可以想见,词人曾经参加过抗元战争,有过戎马生涯。“座上已无老兵”,旧友或已亡故沙场或已风烛残年,已经不能和从前一样漉酒插花,指点江山了,想起这些,心中无限的感伤。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平。”我感到无限凄清,借酒消愁,醉了还醒。心中的忧愁太深了,尽管一个劲儿地作诗填词,但也无法抹平这份久久的积怨。
“记长楸走马、雕弓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道、汉家陵。赐,梦谁道、汉家陵。”长楸:古时道边种楸树,绵延很长,称“长楸”,此处化用曹植《名都篇》:“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繮柳:繮,射箭,这里取百步穿杨之意。紫萸:即茱萸,古时的风俗,重阳节登高要插戴茱萸。意即:记得当初长楸走马,雕弓在手百步穿杨。而今往事不堪回首,再也无从评说。只记得每当重阳佳节,朝廷便传赐茱萸的情形。如今,梦魂也难到故国园陵了。词人回忆当初,感慨万千,于凄怆之中流露出愤激之情。“紫萸”句暗示故国已亡。
“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乌纱:此处用典《旧唐书 舆服志》“乌纱帽者,视朝及见宴宾客之服也。”此处用晋朝孟嘉登高落帽的故事。束片,满是深沉的哀痛:任秋风吹落乌纱帽,老天也知道,我已经白发苍苍、垂垂老矣,长歌一曲不禁泣涕飘零。
此词从重阳入笔,抒发了遗民不忘故国的忆旧情怀,语言平实,又不失跌宕起伏,整首词从出游始,于登高处终,章法浑成,意蕴丰厚,读来凄怆感人。
玄冬周四运,肃气驱烦喧。孕此贞秀质,德美难具论。
巍巍北堂高,福履神所敦。晨昏极荣养,夙昔蒙天恩。
明年启国封,屈狄文鱼轩。斑衣结紫绶,玉树承金尊。
欢娱何所忘,千载如飞奔。惟应玄中趣,眇眇自本根。
洗心河汉津,入此无穷门。超然谢众甫,永与天壤存。
于世吾何补,论心子最知。叫阍他日恨,感事百年悲。
地主能投辖,天闲幸脱羁。谈经深夜坐,凉月在清池。
白水青波是旧身,夜深惟许尔相亲。衲衣一片寒侵髓,不久当为若辈人。
一得金刚体自然,芙蓉万朵立青天。如何恰坐双松下,明月寒潭又说禅。
还归凤阁掌纶丝,况尔风烟静四陲。海上乘槎无博望,关中置驿有雷时。
羽书己报荆襄复,饟运休嗟蜀汉迟。圣代秘书皆宰辅,扶摇九万起天池。
青色分红闹别枝,写生谁复似徐熙。露华不在金茎上,青鸟飞来也自疑。
东北天高连海屿,太行蟠蟠如怒虎。一声霜雁界河秋,感慨孤怀几千古。
只知南北限长江,谁割鸿沟来此处。三关南下望风云,万里长风见高举。
莱公洒落近雄才,显德千年亦英主。谋臣使臣强解事,枉著渠头污吾鼓。
十年铁砚自庸奴,五载儿皇安足数。当时一失榆关路,便觉燕云非我土。
更从晚唐望沙陀,自此横流穿一缕。谁知江北杜鹃来,正见江东青鸟去。
渔阳挝鼓鸣地中,鹧鸪飞满梁园树。黄云白草西楼暮,木叶山头几风雨。
只应漠漠黄龙府,比似愁冈更愁苦。天教遗垒说向人,冻雨顽云结凄楚。
古称幽燕多义烈,呜咽泉声泻馀怒。仰天大笑东风来,云放残阳指归渡。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步徙倚以忘趣,色凄惨而矜颜。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不寐,众念徘徊。起摄带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徒勤思而自悲,终阻山而滞河。迎清风以怯累,寄弱志于归波。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
鄠西丈八村东侧,平地涌泉映空碧。绕岸圆甃数十围,澄波到底馀五尺。
石罅暗泻东北流,旱亦不竭潦不溢。东北万顷树?稏,岁资灌溉蒙膏泽。
泉头庙貌祀胡公,岁久倾圮委冈脊。康侯叹息语父老,新庙亟成何焕赫。
侯来呼我共游眺,匆匆下马日已夕。刲羊酾醑妥灵毕,下走觅泉憩苔石。
水面绿萍命扫拭,云影天光可指画。泉眼觱拂底见沙,荇根游泳鳅与鲫。
时维二月雨新霁,花柳映带春拍拍。汲泉煮茗试一啜,顿觉清风生两腋。
康侯兴狂起欲舞,啸歌声激浪花白。人言康侯文雅世无匹,只恐天子召之台端簪白笔,难恋此泉常挟客。
河关歇王气,淮泗擅英灵。天眷迪皇运,人谋归圣能。
石城雄虎踞,钟阜宛龙腾。紫署宏东阁,青门践北陵。
来王玉帛至,访道蒲轮征。髦英起幽谷,俊乂罗明庭。
变豹蔚华彩,非熊闻作兴。朝仪制述美,锡赉恩庥承。
前席思贾谊,横经推戴凭。奚为绕枝鹊,亦企图南鹏。
芸轩蠹简辑,兰署鸳班升。高策屡怀董,名流知慕膺。
追陪虎禁入,被遇龙门登。仍惭匠石顾,用匪舆轮胜。
毋云弃樗朽,庶以从规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