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贺,[唐],约唐穆宗长庆元年前后在世(即约公元八二一年前后在世)字南乡,(全唐诗作南卿。此从唐才子传)东洛人(今四川广元西北)。生卒年均不详。初居庐山为浮屠,名清塞。后客南徐,又来少室、终南间。工近体诗,格调清雅,与贾岛、无可齐名。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姚合守钱塘,因往谒。合见其哭僧诗有云:“冻须亡夜剃,遗偈病中书”。大爱之,加以冠巾,复姓氏,更名贺。后亦不得志,往依名山诸尊宿自终。贺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流年暗数手中蓍,短发鬖髿每自悲。金甲牙旗非昨梦,黄齑白米慰朝饥。
山河万里归新主,湖海三年隔故知。惟有浣花堂上燕,春来依旧不相遗。
皇明严祀典,大孝极尊亲。太室躬临祼,先陵复遣臣。
九重颁命晓,一节渡江春。丰沛陵王地,枌榆旧社民。
骏奔祗事早,斋宿省躬频。殿阙风云盛,楸梧雨露新。
陈兵森虎豹,清道表麒麟。列岫天垂障,长淮地涌绅。
潜光腾白璧,盛德琢苍珉。闭匠嗟秦侈,除瘐识汉仁。
玄堂存秘器,玉座仰清尘。亿载灵如在,元正礼再申。
加笾时物备,奉俎大牲陈。祝嘏传多祚,余膰及众宾。
献酬神惠浃,醉饱圣恩均。风雪催归盖,江湖恋帝宸。
大郊期不远,言迈敢逡巡。
忆昔少年时,到处游名山。讵知数载后,反堕尘网间。
故乡佳山水,梦寐不可攀。感慨乌槎冈,栖迟碧水湾。
兹辰入深谷,如得青莲环。拂石爱萝薜,穿云听潺湲。
谁寄草堂赀,已开松菊关。况复迂宪节,绣衣相往还。
终焉慕陶杜,岂敢侪商颜。霜叶晚瑟瑟,秋华晓斑斑。
溪桥供憩息,池馆燕馀閒。便当此卜筑,足以散疏顽。
钦州命下,太夫人宜有万里之忧。正以不孝跽谢。
太夫人慨然自慰且有义命之诫。拜违之旦,又戒家人以勿泣为送,直沽舟中韵以记之。
临别慈亲意,分明义割恩。是非如可辩,得丧岂须论。
在汝须安命,诸孙足应门。古来轲母训,何必胜斯言。
昔我学鼓琴,豪气凌青天。轻笑此小技,何必师成连。
宝架翻旧谱,对谱寻冰弦。自弹数十弄,以为无差肩。
有客来劝予,因举庄生篇。时君方诵书,轮扁居其前。
释椎而入请,何故读残编。上古已久矣,不得见圣贤。
遗书糟粕馀,与道云泥悬。臣年七十秋,双鬓如垂绵。
斲轮固小巧,巧性非方圆。心手两相应,不能语子焉。
是知圣人道,安得形言诠。至今千载间,此论不可迁。
琴书纸上语,妙趣焉能传?不学妄穿凿,是为谁之愆。
今方谒弭君,服膺乃拳拳。相对授指诀,初请歌水仙。
吟猱不踰矩,节奏能平平。起伏与神会,态状如云烟。
朝夕从之游,琴事得大全。小艺尚如此,大道宁不然。
当年嗜佛书,经论穷疏笺。公案助谈柄,卖弄猾头禅。
一遇万松师,驽骀蒙策鞭。委身事洒扫,抠衣且三年。
圆教摄万法,始觉担板偏。回视平昔学,尚未及埃涓。
渐能入堂奥,稍稍穷高坚。疑团一旦碎,桶底七八穿。
洪炉片雪飞,石上栽白莲。佛祖立下风,俯视威音先。
忘忧西域时,师我求真筌。经今十五春,进退犹迁延。
望涯自退缩,甘心嗟无缘。将求无价宝,未肯酬一钱。
未启半篑土,欲酌九仞泉。美玉付良工,良工得雕镌。
良金不受冶,徒费炉韝煽。闻君近好琴,停烛夜不眠。
弹之未期月,曲调能相联。君初未弹时,曾不知勾蠲。
学道亦如此,惟患无精专。谁无摩尼珠,谁无般若船。
立志勿犹豫,叩参宜勉旃。他时大彻悟,沛然如决川。
毛端吞巨海,芥子含大千。瞬息一世过,生死相萦缠。
此生不得觉,旷劫徒悲煎。吾言真药石,疗子沈疴痊。
日照丹霞西,雨来青嶂东。船头气澄碧,船尾阴溟蒙。
峰交路疑尽,溪回趣无穷。渚清水禽悦,径碧岩花秾。
束发志沈冥,思蹑客星踪。曩游已十载,老大仍飘蓬。
山顶石乳滴,服食使颜红。丹梯不可上,神仙杳难逢。
何日谢尘缘,烟波从钓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