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空园数日无芳信

空园数日无芳信,恻恻残寒犹未定。柳边丝雨燕归迟,花外小楼帘影静。
凭栏渐觉春光暝,怅望碧天帆去尽。满堤芳草不成归,斜日画桥烟水冷。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空寂的园里几天不见春的音信,令人悲伤的春寒还没有停。柳树边下着如丝的冷雨,使燕子归来得很迟,花旁的小楼上,静静地垂着帘影。
凭依栏杆渐觉已到黄昏,我帐然地举目远望,只见碧空下消逝了帆影。芳草长满了长堤,我却欲归不成;只见夕阳斜照画桥,烟雾笼罩水面一片凄冷。
注释
玉楼春:词牌名,亦称“木兰花”、“春晓曲”、“西湖曲”、“惜春容”、“归朝欢令”等。
空园:荒园,闲弃的庭院。芳信:春天的信息。芳,泛指花草。
恻恻:本是悲伤的样子。这里指独自伤神。残寒:这里指春寒。定:止,停。
丝雨:如丝般的细雨。迟:缓,慢。
花外:花丛畔。帘影:这里指人在窗前被竹帘所隔的身影。
凭阑,亦作“凭栏”,倚着栏杆。暝:日暮,傍晚。
怅望碧天帆去尽:化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句意。
满堤芳草不成归:化用淮南小山《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句。堤(dī),同“堤”,岸堤。
画桥:雕饰华丽的桥梁。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

赏析

  该词是一首写伤春、思归的作品。词中蕴含着无限伤感,流露出作者满腹辛酸,这与词人仕途乖蹇,长期流落异乡是分不开的。

  全词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春日景物的描绘之中。开篇二句,写初春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空园数日无芳信,恻恻残寒犹未定。”严冬刚过,园中花草尚无萌发的动静,所以说“无芳信”。第二句是写作者的感受,“恻恻”是悲痛之意,“残寒犹未定”是悲痛的缘由,“犹”字隐隐显露出词人盼春心切,对眼前的时令气候厌倦不满之意。“柳边丝雨燕归迟,花外小楼帘影静。”但是,柳树吐丝、春雨蒙蒙、燕子归迟等等都预示着春天已经来临。此时词人应该心情舒畅了,但事实又不是那样,“帘影静”的一个“静”字,说明那深居楼中的人并无心欣赏春景春色,帘影不动,气氛显得格外沉闷寂静,含蓄地道出楼中人,或者就是作者自己忧心忡忡,似乎有难言的苦衷。

  下片写暮春景色,在景物描写中表现出词人心绪不佳的原因。“凭阑渐觉春光暝,怅望碧天帆去尽。”这二句写动作、感觉,情在其中。凭栏眺望,惆怅的情绪涌上心头,春光流逝,孤帆远去,更触动了词人的心思,“满堤芳草不成归”,已是绿草如茵的深春,久居异乡,不能“成归”,这句与前句“怅望”相承,与首联“恻恻”相呼应,道出了词人“伤春”的原因,就是“思归”。尾句“斜日画桥烟水冷”,勾勒了一幅清淡孤冷的画面,与“满堤芳草”映衬,进一步烘托词人因“思归”而苦恼万分的悲凉心绪。

创作背景

  作者吴翌凤长年在外为人作幕客,或以教书为生,老归乡里(江苏吴县),以著书奉母度日。这首词是归乡前抒发对故园的怀念之情。
  吴翌凤(1742~1819)清著名藏书家。字伊仲,号枚庵、一作眉庵,别号古欢堂主人,初名凤鸣,祖籍安徽休宁,侨居吴郡槐树街(今苏州),藏书家吴铨后裔。所著《逊志堂杂抄》10卷,系其读史笔记,内容多方涉及历代藏书、刻书史实,足资研究藏书史参考。另著有《怀旧集》20卷、《卯须集》20卷、《吴梅村诗集笺注》20卷、《与稽斋丛稿》31卷、《东窗丛录》5卷等。辑有《国朝文征》40卷。
  猜你喜欢
素娥醉语曾留。又中秋。待得重圆谁妒、两悠悠。
向愁旱,今愁水,没中洲。看取明朝晴去、不须愁。
旧识为边帅,师游胜事兼。连天唯白草,野饼有红盐。
蕃近风多勃,河浑碛半淹。因知心似月,处处有人瞻。
六七十里不为远,百书不如一会面。
之子相期十日间,要与梅花并相见。

纷纷戏事扰真情,梦入槐宫一饷荣。莫向蜗庐分两国,只将蚁垤当专城。

遨头定自污三顾,纸尾何妨署一名。南望崆峒堪拄笏,白云飞处眼偏明。

手斸修芦著槛栽,使君公退几徘徊。想当风雨翻丛急,疑卷江湖入座来。

未办松窗眠绿浦,且将屐齿印苍苔。种成桃李人间满,应念孤根首屡回。

青神县前江水湾,白云遮断峨眉山。平生骂佛得奇报,僮仆惊疑无好颜。

我到人间无不可,肯随老媪谈因果。酒坛乍破一船香,后祭江神先祭我。

醉后聊倾一杯酒,为问普贤犹在否。我今未死普贤死,眼底请看谁不朽。

世人结队朝峨眉,一步一拜头頍頍。峨眉见我独逃避,毕竟我奇山未奇。

丹棱彭君古豪杰,对子常笑峨眉劣。曾向华严顶上来,尺山寸水皆能说。

始知古人多妄语,偶然托兴非心许。君不见宋玉《高唐赋》最工,巫山可有行云女。

新篁娟娟如绿玉,潇然出尘澹无欲。
清风明月谁主张,留得此群在空谷。
谁为风光管合离,绿阴芳草日相随。
此身百丈牵三峡,吾道千钧系一丝。
力戒荡舟君子适,志期学圃小人迟。
平生客气消磨尽,醉固佳哉醒亦宜。
西风迎面晚凉新,略展青铜正幅巾。
独倚阑干偶无事,閒看楼下奕棋人。

偶营玄宅近丹泉,岂是谈空为稚川。地下衣衾能不朽,鼎中龙虎若为仙。

前后兵师战胜回,百馀城垒尽归来。
当时将卒应知感,况得君王为举哀。
惜养来来岁月深,笼开不见意沈吟。
也知只在秋江上,明月芦花何处寻。

李杜诗垂不朽名,君能刻意继芳馨。清才绰绰臻神妙,逸韵飘飘入杳冥。

动与四方明得失,时教万物被丹青。斯文期主宜推毂,无使沉吟向外庭。

萧萧白发日盈头,镜里相看只自怜。乱世有怀惟傀垒,余生无恙似神仙。

诗文妙处多真境,阅历深时已暮年。久矣潜心独我见,尽将万事付天然。

带剑云龙门,《晋书》事略录。持梃慈庆宫,明臣争聚族。

要其事皆疑,浅深随所鞫。有元既崇佛,演揲变国俗。

因多内道场,蕃梵往来熟。缁素久淆讹,蘖芽遂潜伏。

妖僧高菩萨,蕴谋成反覆。千户王著者,相倚为背腹。

其时驾在行,诸臣递入宿。仓猝非所虞,刀光闪笼烛。

堂堂张九思,奋起快歼戮。事平第其功,忠勇九思独。

衅由用事臣,祸被宫省酷。然犹未入中,亦未惊辇毂。

女子小人间,前修费商榷。冢宰领宫中,《周官》义可复。

潮涨复朝退,盈缩痕常存。
渡口孤舟横,济川应有人。
重岗如抱岳如蹲,屈曲秦川势自尊。
天地并功开帝宅,山河相凑束龙门。
橹声呕轧中流度,柳色微茫远岸村。
满眼波涛终古事,年来惆怅与谁论。

绕院松阴起翠涛,植松人在楚江皋。须看耸壑昂霄日,不是玄都千树桃。

桐柏膺新命,芝兰惜旧游。鸣皋夜鹤在,迁木早莺求。
传拥淮源路,尊空灞水流。落花纷送远,春色引离忧。

为客戎州啖荔支,江陵闰月熟应迟。晶盘玉手丹襦褪,最是相如解渴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