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急城闉砧杵动,雨余园圃辘轳收。
唐末至五代初年人。仕吴越。哀帝天祐四年(907)自都监使除温州制置使。事迹见《吴越备史》卷二。《南雁荡山志》卷七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猜你喜欢
忆昨新春霰雪飞,阶前檐上斗寒姿。狂风送在竹深处,
隔日未消花发时。轻压嫩蔬旁出土,冷冲幽鸟别寻枝。
晚来又喜登楼见,一曲高歌和者谁。
夜醉晨方醒,孤吟恐失群。海鰌潮上见,江鹄雾中闻。
未腊梅先实,经冬草自薰。树随鹄崦合,泉到石棱分。
虎迹空林雨,猿声绝岭云。萧萧异乡鬓,明日共丝棼。
薄暮缘西峡,停桡一访僧。鹭巢横卧柳,猿饮倒垂藤。
水曲岩千叠,云重树百层。鹄风寒殿磬,溪雨夜船灯。
滩涨危槎没,泉冲怪石崩。中台一襟泪,岁杪别良朋。
密树分苍壁,长溪抱碧岑。海风闻鹤远,潭日见鱼深。
松盖环清韵,榕根架绿阴。洞丁多斫石,蛮女半淘金。
南浦惊春至,西楼送月沉。江流不过岭,何处寄归心。
月在行人起,千峰复万峰。海虚争翡翠,溪逻斗芙蓉。
古木高生槲,阴池满种松。火探深洞燕,香送远潭龙。
蓝坞寒先烧,禾堂晚并舂。更投何处宿,西峡隔云钟。
天京飞雪洒车装,九九清尘御路长。
斜影不迷宣曲骑,薄花才点羽林枪。
观边丽色含鳷鹊,盖外轻阴亚凤凰。
谁识宪驺巡趠盛,赐袍冲霰入林光。
我先本唐相,奕世天衢行。
子孙四方志,有家在江城。
双松俨可爱,高堂因以名。
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
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声。
六月无炎光,长如玉壶清。
于以聚诗书,教子修诚明。
于以列钟鼓,邀宾乐升平。
绿烟亦何知,终日在檐楹。
太阳无偏照,自然虚白生。
不向摇落地,何忧岁峥嵘。
勖哉肯构人,处之千万荣。

蟾是虾蟆精,谁令居月宫。凄其羁旅身,竟作蚀月虫。

我心有灵丹,光与日月同。子能精鍊之,可发天地矇。

照灼六合外,安事一室中。哀哉爬沙辈,局促栖樊笼。

宿氛销尽夜无烟,万燎光长复道连。陟降祥如水行地,祼将心与月当天。

羽衣道士通仪节,白发牺人说豆笾。犹记策名分献日,去年风景似今年。

马风宁海遇重阳。西入关来放肆狂。好看梅溪杨柳渡,喜游竹径杏花冈。

秦川铺锦宜春睡,渭水横丝系日长。胜景无穷吟不尽,命工图画比仙乡。

僧舍孤衾寄此情,庄生梦破晓钟声。
浮沤踪迹原无定,惆怅西风一夜清。

草色春城叹索居,虚窗残月渺愁予。忽从五马边淮路,传得双鱼隔岁书。

汾水东流连朔塞,关门北望是穹庐。晋阳亦是谈兵地,莫使平时保障疏。

黄茑结蒙茏。
生在洛溪边。
花落逐流去。
何见逐流还。
四老本英雄,来成羽翼功。
向令秦重士,未必隐山中。

不见溪头荔子丹,尚馀碧叶满空山。水流百折成巴峡,山列围屏拥画阑。

粳稻满田冬不刈,渔翁举钓晚犹安。闽州自古多无恙,不许痴儿睥睨看。

积藓青逾一寸痕,山灵守护几千春。
长藤横系岩边木,何日重来挂葛巾。

黄河易停沙,恃此一束力。东注建瓴势,犀利划南北。

敬告阳侯乡,勿谓太相逼。

山冷没禁当,那堪更漏长。
寒欺秋后扇,风试夜来霜。
茭白心如墨,冬青子亦黄。
祗宜煨芋栗,啮引对缁郎。

斩新高髻掠云开,翠色罗衣一样裁。知有真仙此中住,故命天女捧书来。

白云飞鸟皆在下,一江峡水向东流。

头如蚕嘴肚如琴,两翅啾啾叫不鸣。
识者若逢此促织,这般号作大将军。
夏满辞京寺,终南路有松。
月高缘白阁,叶尽到中峰,
漱齿泉飘锡,冥心露滴钟。
长安如不去,期与鹿相逢。
三月重三日,千春续万春。圣泽如东海,天文似北辰。
荷叶珠盘净,莲花宝盖新。陛下制万国,臣作水心人。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