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万里岷峨入贡琛,怒风抟上九霄鹏。人才于国犹元气,天步如今甚薄冰。
家父忧心宜有诵,嗣王求助可无惩。男儿不朽须名节,黄木之湾又一灯。
念子离根蓬,随风去何之。少年好驰侠,意气为雄儿。
持忧催白发,我年已崦嵫。玉沥与金华,成仙不可期。
聊为亡命人,隐忍居下邳。事败死无名,空令骨肉糜。
吾子弃其觚,立功思边陲。英雄苟有具,富贵宁无期。
穹庐多秘馆,中有琵琶姬。射猎得猪鹿,相与聊娱嬉。
持正狂言妒乐天,福昌一字博三缣。频来驻马商前例,文价休从我辈廉。
百尺金身倚景星,景星时与月齐明。景星得月禅房静,月蘸景星贝阙清。
玉镜光悬上塱底,菱花香散北冈屏。山僧有意相留款,漏尽更残始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