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有浮云,白白澹将坠。安知东南望,有海乃无地。
海气秋昏昏,天星为易次。仰天海浩叹,空陨诗人涕。
见几者何人?相率思去位。萧晨读公诗,浩然见归思。
归去岂不佳,中外正多事。念天生才心,济世乃为贵。
百折苟不回,终必申吾志。远人况相格,何用恤浮议。
行收已失权,更截旁溢利。顾此凋?民,徐为苏元气。
三州士与女,歌颂方无既。时危仗豪隽,重任在疆寄。
岂曰位不高,持节已为使。秋风思鲈脍,彼特王门吏。
乱萌虽已兆,何忍吾君弃!苏轼终爱君,斯意谨当志。
河山况如故,力在收破碎。九州不可知,犹冀一方治。
内乱吾不与,外患吾不避;用敢告司阶,斯语合经义。
勿信鹧鸪言,声声唱归去。老圃有秋容,且对黄花醉。
火轮飞燄天中央,湘帘高捲开堂皇。长吟挥汗苦炎热,窗明几净空徬徨。
一歌再鼓不成曲,陈陈相因惭秕糠。捧君佳什回环读,幅幅击拊如琳琅。
韩潮苏海走气势,子云相如兼骚庄。泛揽群言入炉冶,胸中鼓铸呈精光。
纪梦两篇最奇绝,游仙何必推曹唐。瑰丽离奇不可状,恍若洪厓浮邱来扶将。
何幸拉我登天阙,龙腰鹤背偕翱翔。知君本是谪仙客,故尔精神结注非寻常。
长歌娓娓数百语,触手妙绪何汪洋。白衣苍狗寄幽远,天空海阔怀莽苍。
忽尔鸢鱼足儒理,深衣大带垂堂堂。忽尔高举如仙人,瑶草玉树琪花香。
忽尔枯寂似释子,萧然钵笠来西方。变幻百怪难拟议,笔锋到处生光芒。
其馀诸什烂云锦,纷纷掩映争辉煌。低回我自愧形秽,不敢踵韵期颉颃。
忆我学诗三十载,半生师友多江乡。吴山楚水贮行橐,江花汀草皆文章。
好风一苇渡洋子,叩舷六代悲兴亡。北涉黄河望沧海,天地乃尔多包藏。
东登泰岱观日月,六合极目空微茫。乃入都会见钜丽,始知陆海真洪荒。
陆离熣灿杂五色,迷人欲使双睛盲。开拓心胸竟何似,徒令跋涉劳梯航。
嗒焉归来驻蓬荜,一邱一壑聊徜徉。闭门寡侣愈孤陋,骚坛无事争雄强。
今岁与君建旗鼓,彼此破斧或缺斨。连篇累牍不相下,争排笔阵驱词场。
君才既富性复敏,气盛不拘言短长。我范驰驱计步武,鸟蛇前后求安详。
守正自能待劲敌,出奇制胜殊未遑。自春徂夏数十作,未尝放笔为歌行。
此调不谈亦已久,但觉蹇涩非铿锵。自朝至于日中昃,书成屋角飞斜阳。
掷笔朗吟自斟酌,暮天习习薰风凉。愿将此作质法眼,勿为世俗之见徒揄扬。
先生讳载,字子厚,世大梁人。少孤自立,无所不学。与焦寅游,寅喜谈兵,先生说其言。年十八,慨然以功名自许,上书谒范文正公。公一见知其远器,欲成就之,乃责之曰:“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先生读其书,虽爱之,犹未以为足也,于是又访诸释老之书,累年尽究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嘉佑初,见洛阳程伯淳、正叔昆弟于京师,共语道学之要,先生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乃尽弃异学,淳如也。
京兆王公乐道尝延致郡学,先生多教人以德,从容语学者曰:“孰能少置意科举,相从于尧舜之域否?”学者闻法语,亦多有从之者。上嗣位之二年,登用大臣,思有变更,御史中丞吕晦叔荐先生于朝。既入见,上问治道,皆以渐复三代为对。上悦之。会弟天祺以言得罪,乃谒告西归,居于横渠故居。
横渠至僻陋,有田数百亩以供岁计,约而能足,人不堪其忧,而先生处之益安。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又以为教之必能养之然后信,故虽贫不能自给,苟门人之无赀者,虽粝蔬亦共之。岁值大歉,至人相食,家人恶米不凿,将春之,先生亟止之曰:“饿殍满野,虽蔬食且自愧,又安忍有择乎!”甚或咨嗟对案不食者数四。
会秦凤帅吕公荐之,诏从之。先生曰:“吾是行也,不敢以疾辞,庶几有遇焉。”及至都,公卿闻风慕之,然未有深知先生者,以所欲言尝试于人,多未之信。会有疾,谒告以归。不幸告终,不卒其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