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长安慈恩寺塔

东方晓日上翔鸾,西转苍龙拂露盘。渭水寒光摇藻井,
玉峰晴色上朱阑。九重宫阙参差见,百二山河表里观。
暂辍去蓬悲不定,一凭金界望长安。
  卢宗回,生卒年不详。字望渊,南海(今广东广州)人。少时读书废寝忘食,善学不倦,同舍生见其所作,嫉之,假他事殴辱。宗回逊谢,恬不与较,由是为乡党所重。登元和十年(815年)进士第,官终集贤校理。以父疾归,卒。事迹散见《唐诗纪事》卷四八、《广东通志》(《四库全书》本)卷四四。《全唐诗》存诗1首。
  猜你喜欢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绿树越溪湾。过雨云殷。西陵人去暮潮还。铅泪结成红粟颗,封寄长安。别味带生酸。愁忆眉山。小楼灯外楝花寒。衫袖醉痕花唾在,犹染微丹。
支公别墅接花扃,买得前山总未经。
入户剡溪云水满,高斋咫尺蹑青冥。
一鹗韦公子,新恩颁郡符。岛夷通荔浦,龙节过苍梧。
地理金城近,天涯玉树孤。圣朝朱绂贵,从此展雄图。
忆昨初为海上行,日斜来往看潮生。
如今身是西归客,回首山川觉有情。

  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

  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烈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枢密,遂参政事,又七年而罢。自登二府,天子推恩,褒其三世,盖自嘉祐以来,逢国大庆,必加宠锡。皇曾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曾祖妣累封楚国太夫人。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祖妣累封吴国太夫人。皇考崇公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皇妣累封越国太夫人。今上初郊,皇考赐爵为崇国公,太夫人进号魏国。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积善成德,宜享其隆,虽不克有于其躬,而赐爵受封,显荣褒大,实有三朝之锡命,是足以表见于后世,而庇赖其子孙矣。”乃列其世谱,具刻于碑,既又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知青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京东路安抚使,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三百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修表。

五湖一舸载谁摇,尽道西施伴蠡逃。老案一翻千古后,成都太史是皋陶。

扬州风物故依然,梦想他时楚水边。
乞与灵根归自种,梢头繭栗看新年。
传闻公子降生时,庆罢周正继诞弥。
谁识止戈方黩武,独知好学务求师。
少年已见镃基好,他日应为将相期。
仁者自然天锡寿,若修阴德更何疑。

高人养冲素,绝粒栖璚林。游盼瑶华圃,珥节阆风岑。

手持碧玉苗,幽香散烦襟。相思不可见,落日楚江阴。

客鬓刁骚色渐皤,臣心澄澈净无波。诗书事业收功晚,凿枘情怀触讳多。

委吏深惭鞭算手,家人谩赋扊扅歌。悠悠穷达皆天定,尘扑征衫奈俗何。

仄径崩且危。
丛岩耸复垂。
石藤多卷节。
水树绕蟠枝。
海中昔自重。
江上今如斯。
既能事汉识真主,何必下齐求假王。
曾是皇家几世侯,入云高第照神州。柳遮门户横金锁,
花拥弦歌咽画楼。锦袖妒姬争巧笑,玉衔骄马索闲游。
麻衣酷献平生业,醉倚春风不点头。
柳底花阴压露尘,醉烟轻罩一团春。鸳鸯占水能嗔客,
鹦鹉嫌笼解骂人。騕褭似龙随日换,轻盈如燕逐年新。
不知买尽长安笑,活得苍生几户贫。

老去知交会面难,留君小住共盘桓。清和正值年光好,放旷长教心境宽。

野簌圆蔬随意办,牡丹芍药逐时看。不然相对忘言坐,万卷图书与古欢。

今日还留昨日寒,一年春又客中拚。
太湖石畔柴门影,鱼咂飞花上钓滩。

向晚登楼纵远眸,可怜残腊似清秋。烟开树色平连郭,日落江光斜上楼。

东岱北邙遥怅望,西山南浦小句留。他时临眺知何处,雪霁风停记此游。

不怕春寒更出游。兰桡飞动却惊鸥。烟光佳处辄迟留。
屏曲未曾歌醉梦,眉尖空只锁闲愁。从教丝柳绊行舟。

关中多圣灵,儒者昔何疏。孔尼不到秦,博士曾坑除。

龙虎争战斗,焚溺及诗书。久之弦诵歇,齐鲁重璠玙。

宋世阐文教,生贤近横渠。匡世每谈兵,岂真为穰苴。

高明性元远,佛老非崇虚。讲经撤座虎,悟理听鸣驴。

绝学真继圣,微言切砭愚。浮名轻簪冕,古服雅儒居。

所以濂洛后,关西擅馨誉。我来拜祠下,一停恤使车。

祠荒有蔓草,遗像犹俨如。我问程朱裔,博士出乘舆。

谁能引此典,请之承明庐。

白发谈遗事,何堪泪暗流。清歌忽鼙鼓,华屋易山丘。

云帔瑶池夜,霓裳玉殿秋。为欢如昨日,回望使人愁。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