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篱黄菊正苍苍,客路西风两鬓霜。谁信义熙年后笔,独能千古吊馀芳。
云雷萦带古文章,子子孙孙永奉常。辛苦勒铭成底事,如今流落管烧香。
楚水入洞庭者三:曰蒸湘,曰资湘,曰沅湘;故有“三湘”之名。洞庭即湘水之尾,故君山曰湘山也。资湘亦名潇湘,今资江发源武冈上游之夫夷水,土人尚曰潇溪,其地曰萧地。见《宝庆府志》。《水经注》不言潇水,而柳宗元别指永州一水为潇,遂以蒸湘为潇湘,而三湘仅存其二矣。予生长三湘,溯洄云水,爰为棹歌三章,以正其失,且寄湖山乡国之思。
远随明月去,独望晓星来。蟋蟀三两声,海棠花半开。
秋衫全湿露,团扇半粘苔。户讶流萤出,窗惊电影回。
非因驰照远,谁复认池台。
风生太液水微波,霜影侵阶月色多。截得昭华苍玉琯,多情箫史奈愁何。
兄弟各逾老,青林祇自观。午烟山驿静,社雨水村寒。
燕子风当户,桃花客倚阑。莫论千载去,且共一杯欢。
城西郭门白发人,印峰旧隐归重寻。故人尽化青山雨,古月常悬老树林。
野庙鼓钟春社过,村家灯火暮寒深。平生谬有相如赋,老大何堪卖一金。
坡陀散漫草茸茸,地接乌桓古塞风。仰止神京三十里,楼台缥缈碧云中。
前檐立閒夜,园中珍木长。雪云正澄澈,霜飙复飘扬。
众星凭幽闇,各出争耀芒。东方起圆月,失此万点忙。
不有照烛功,何以尊其光。安得骑蟾蜍,偃息桂树傍。
羽书南北无消息,山压孤城破卵时。一片丹心倚天地,未应巡远是男儿。
数曲青溪山数重,山深日暮已鸣钟。忽闻行客门前语,来觅幽人林下踪。
初接风流殊历落,更张灯火倍迎逢。不须便去疑无待,已有黄粮在宿舂。
者汉初无罪过,祇是头匾眼大。虽然肚里醒醒,开口便先话堕。
如斯出世为人,恰似大虫看水磨。
两崖青石引青莎,一径松杉罥薜萝。立马爱当奇石秀,下山犹见夕阳多。
愿同孺子尘缨浊,可有高人薖轴歌。岚翠泉声行不断,道傍时欲坐盘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