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佶,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幼正、闰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历任秘书监、刑部侍郎、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居官严正,所至有声。因疾辞官,卒于故里。封丹阳郡公。天宝六年及进士第。累官谏议大夫,坐善元载贬岭南。刘晏奏起为汴东两税使。晏罢,以佶充诸道盐铁轻货钱物使。迁刑部侍郎,改秘书监,封丹阳郡公,居官谨确,所在有声。佶天才赡逸,气宇清深,心醉古经,神和《大雅》,诗家老斫(音卓,指技艺精湛、经验丰富)。与刘长卿、窦叔向诸公皆莫逆之爱,晚岁沾风痹之疾,辞宠乐高,不及荣利。
国初耆俊满西昌,文采风流重二王。我忆为童随杖舄,筼筜谷里听琳琅。
天地形之大,阴阳气之尊。伊谁知此物,来自无极门。
清浊既莫离,动静互为根。大化去不息,至理亦长存。
彼哉虚寂子,已矣无复论。
海棠弄春垂紫丝,一枝立鸟压花低。去年二月如曾见,却是谁家湖石西。
仙子相邀驾綵鸾,瑶池玄圃拾琅玕。却怜宋玉多才思,貌得森森翠羽寒。
细雨如烟荡曲尘,山茶新乞自东邻。十年树木归吾辈,百岁看花待后人。
幽干能贞存晚计,名心未死托芳春。何当永作升平想,薪木无他日月仁。
郁纡栏槛起玲珑,金雘高凌绝顶雄。四际山河云霭散,中天铃索梵音通。
神光独转千轮藏,元气常含万里风。半夜天鸡鸣晓色,扶桑先影海枝红。
乞米妇,形栾栾。与钱不肯受,乞米声悲酸。两年水灾荡庐屋,三年旱荒断食谷。
生儿四岁良独苦,长食树皮少食乳。可怜不曾识米味,安得香粳洗其胃。
官今与米归作汤,不与饱食聊与尝。
光华旖旎艳芳丛,不让桃花一点红。今夜西风声瑟瑟,断肠秋色在墙东。
壁槿扶疏当缚篱,山深不用掩山扉。客来踏破松梢月,鹤向主人头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