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佶,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幼正、闰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历任秘书监、刑部侍郎、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居官严正,所至有声。因疾辞官,卒于故里。封丹阳郡公。天宝六年及进士第。累官谏议大夫,坐善元载贬岭南。刘晏奏起为汴东两税使。晏罢,以佶充诸道盐铁轻货钱物使。迁刑部侍郎,改秘书监,封丹阳郡公,居官谨确,所在有声。
佶天才赡逸,气宇清深,心醉古经,神和《大雅》,诗家老斫(音卓,指技艺精湛、经验丰富)。与刘长卿、窦叔向诸公皆莫逆之爱,晚岁沾风痹之疾,辞宠乐高,不及荣利。
南国一分春色,东窗八面光风。女兄欢笑酒尊同。
满眼儿孙群从。
但愿年逾百岁,何酒时醉千钟。朱颜绿发照青铜。
要看如龙如凤。
枝疏影横。今生几生。修来玉洁冰清。信无双是卿。
香醪共倾。云笺细评。联吟欲近三更。正幺禽梦醒。
乍卷珠帘,初离明镜,云垂翠鬟。正碧窗香细,晴添午倦,绿阴昼永,风减春寒。
静听流莺,轻拈香草,小立空庭意自闲。幽怀好,正素心相契,清极忘言。
东风乍识朱颜。念欲缀、芜词下笔难。况新诗风致,吟时楚楚,倦人环佩,听处珊珊。
韵写乌丝,神传粉本,人在盈盈一水间。披图久,喜芬芳气味,吹上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