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六首 其三

古人有高志,妙与天地通。读骚饮美酒,挥弦送飞鸿。

杖藜步梧竹,闭户闲仆僮。祸福有倚伏,念当守蒿蓬。

刘挚(公元1030——1098年),字莘老,永静东光人。嘉祐四年中进士甲科,能力出众,政绩卓越。因刘挚一生刚直不阿,正气森严,忠贞爱国,宋哲宗死后,韩忠彦为右丞相,为刘挚翻案,并给予“忠肃”称号,后被追赠为“元祐忠贤”。刘挚平生酷爱学习,治学严谨,才华横溢,他撰写的《忠肃集》曾被后人广为流传。
  猜你喜欢
山灵未许到天池,又作西林一宿期。
寺是晋时陶侃宅,记传隋代率更碑。
山椒云气易为雨,客子情怀多费诗。
暂借蒲团学禅寂,茶烟飞绕鬓边丝。
幽人谁与娱,作堂面溪湾。
堂中有山色,朝暮来云间。
正作杜老狂,颇异韩子奸。
超然物外景,便觉非人寰。
登临得遐瞩,似破天壤悭。
诗成隐几笑,溪山亦开颜。
缭绕明镜中,参差峨髻鬟。
苦无俗客语,但闻鸟间关。
出门曳藜杖,高辕不容攀。
赖有此往还。虚名两蜗角,
自斗触与蛮。时平众贤聚,
君胡得长閒。会从车骑出,
勒石燕然山。正恐万里涂,
遂溪张太守,恳意乞南州。
家在白云下,郡当沧海头。
旌旗泷水晚,风雨瘴山秋。
解却淮西印,轻为万里游。

月明如此,问江山今古,几多陈迹。谁把桂轮今夜里,碾破楚天新碧。

玉臼无声,银河有影,一片清虚国。醉馀莫笑,旧游吾尚历历。

记得杜牧司勋,江湖落拓,曾作扬州客。爱杀打头天上月,管甚中秋七夕。

一别凄然,吾生可惜,塌尽鹍鹏翼。夜云深矣,依稀楼外吹笛。

鹧鸪啼后子规啼,更送新声渡海西。愿祝禽言成准卜,与圆佳梦到春闺。

中外欲交驩,书生虚将坛。可怜当日狱,乃尔借星冠。

白昼燕山暮,红云渭水寒。他年麟阁上,遗像许谁看。

金橙实佳果,不为土人重。
上苑闻未多,谁能为移种。
兵厨盎盎孚盈缶,怜我十年青濮口。
投醪分惠继以诗,诗更分香过於酒。
酒瓶诗卷堕我前,顿使幽栖添二友。
朝吟直到屋翻日,夜醉不觉山衔斗。
也知庭内无留难,扫除弊事如挥帚。
龟陵千里数万家,谁不高擎加锁手。
公余退食多燕衎,一斗百篇困何有。
余波借与草木春,况是江头钓鱼叟。
更烦遣骑日联翩,暖热缙云先马走。

至言本难言,真得何所得。以意示者深,以词教者啬。

宣尼述天行,伏羲垂卦画。忽当蜚遁时,踪迹杳莫测。

孙登凤凰啸,仲长瘖哑默。通人自晓了,嚣俗任疑惑。

何必白区区,衷肠恐藏匿。惜哉鹅湖辨,愠怒见颜色。

雅士慕浑沦,所希实玄德。

代邸青门右,离宫紫陌陲。庭如过沛日,水若渡江时。
绮观连鸡岫,朱楼接雁池。从来敦棣萼,今此茂荆枝。
万叶传馀庆,千年志不移。凭轩聊属目,轻辇共追随。
务本方崇训,相辉保羽仪。时康俗易渐,德薄政难施。
鼓吹迎飞盖,弦歌送羽卮。所希覃率土,孝弟一同规。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咫尺登临且此山,拟寻崧少访商颜。因人始觉江山胜,作吏惟便岁月閒。

褉日尊罍须纵饮,花时车马欲忘还。咏归剩有春宵兴,正及高城月半环。

天生神骏宛马雄,一扫凡马千群空。?云蹑电惊飞虹,骞腾倏忽追无踪。

吾师纵控组舞工,朝秣夕饮东华东。咫尺上与天阊通,年年侍从披云鬃。

虎胸彗尾骨格丰,志决千里将毋同。解骖脱赠谊独隆,得得满马皆春风。

紫薇郎官退自公,鞭丝帽影花濛濛。

行尽神山到玉峰,峰头秀峭似芙蓉。飞泉如练挂长松。

碧眼紫髯何处客,閒来松下听晨钟。无人知是赤鳞龙。

崦内隐茅屋,隔篱闻药香。秋山独行路,落叶下寒塘。

桕树已如雪,板桥微有霜。立看北来雁,风急不成行。

貔貅十万扬旌旄,老狐乳贙争咆哮。诸袁已尽奉先灭,赤伏潜易当涂高。

乌林一炬久逃窜,孝廉声势临江皋。许昌距吴数百里,江淮汝汉萦南条。

阿瞒筑宫具深意,削梯便拟凌风涛。三台歌舞尚未竟,九首鬼伯潜相邀。

子桓继起更狡鸷,竟能禅让依唐尧。分香卖履言未冷,灶声紫色心尤骄。

相国将军官四十,剑佩跄济从喧呶。乃陈降祥珍瑞集,再记款塞呼韩朝。

方当寝苫枕届日,衮冕黼黼山龙昭。围场千步坛九尺,拜奠玺册陈南郊。

无君无父意自得,大书深刻垂琼瑶。仲谋奉表亦豚犬,龟象作贡供臣寮。

公闾剚刀入南阙,黄初四世如风飙。蜀吴尚在魏垂灭,唯余碑碣犹岧峣。

吾见此文亦已久,朅来亲读披蓬蒿。三十二行行款正,加以隶体无残凋。

钟繇梁鹄字莫辩,华歆贾诩名难淆。比于《梼杌》可垂戒,何待后世相訾謷。

废宫久作山阳庙,灵旗石马还萧骚。

欲展吴笺咏杜娘。为停楚棹觅秦郎。藕花三十六湖香。
珠颗翠檠饶宿泪,玉痕红褪怯晨妆。小桥风月思凄凉。

北阙拜新除,南沂候使车。山川壮齐鲁,河济入青徐。

落日牛羊散,凉风草木疏。哦松有佳句,早寄白云居。

曹氏开先。更诸儒继后,选学遥传。回思旧时堂构,都付榛烟。

幸存故阯,记吾家、卜筑林泉。愿自此、萍蘩永祀,馨香俎豆年年。

莫道风流云散,念门墙桃李,多士班联。寻来雪泥鸿爪,馀韵留连。

依依斜照,喜高楼、百尺参天。任罗贮。名书万卷,未教媲美前贤。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戏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戏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