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山小咏 其二

忍却痴心别帝乡,不堪归路九回肠。上书自信终和氏,前席人疑待洛阳。

太息时艰何日济,感怀主眷与天长。悬知紫禁深深里,日昃犹传哺未遑。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猜你喜欢
漏永迢迢清夜。露华浓、洞房寒乍。愁人早是不成眠,奈无端、月窥窗罅。
心心念念都缘那。被相思、闷损人也。冤家你若不知人,这欢娱、自今权罢。
老避嘲师昼不眠,喜闻书辟冠初筵。
车陪魏馆鸣笳路,食对何侯下箸钱。
使驿马归催露檄,学帷鱣堕晦馀编。
知君此举伸知已,宁似他人有一天。

不误牵朱丝,三署来相寻。

鸣橹解双缆,寒蒸江气昏。
春云兼雨重,晚水带潮浑。
小市鱼虾集,空亭燕雀喧。
一尊得浓睡,行计不须论。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中夜后、何事还惊起?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
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攲枕难继。寸心万绪,咫尺千里。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梧州旧治扶桑国,虎圈山名记大藩。蜑户举罾看水影,舟人移橛认潮痕。

蘋婆果熟举包拆,荔子花开绿萼繁。北望九疑云尽处,重华端拱太微垣。

曾伴湘灵碾翠軿。下瑶京。贪看碧杜与红蘅。会群媖。

夜香云软霞衣薄。五铢轻。三十六陂空水明。晚峰青。

圣主忧勤二纪年,宸心久已格皇天。五风十雨如何报,八陛圆坛具告虔。

秋空一洗绝纤埃,著脚街头雪半埋。试问希真门下客,衣蓑曾有葛三来。

讲罢传宣殿左厢,分将苞品灿盈筐。宫桃剖出丹霞冷,仙李沈来碧玉香。

方朔瑶池人汗漫,安仁金谷赋荒凉。怀恩正恐虚秋实,不羡春华吐艳阳。

双石巑岏倚云瘦,背立苍苍两成丑。不知底事忤夫君,千载春风不回首。

妾身虽弃妾不冤,混沌初开已相守。君兴蟠天云,妾亦助君去。

终当为霖九地回,白日昭昭此情傃。

羊肠百曲路高低,江上愁心听马嘶。斜鞚金鞭那忍下,乱山容易蹶霜蹄。

月明风细。云淡鱼鳞碎。身倚阑干心似醉。

种种别离滋味。

今宵烛剪窗纱。明年书寄天涯。帘幕愁深燕子,烟波梦绕芦花。

猿啼不窥窗,牛驯常露地。
伏虎与降龙,此理元无二。
江左君臣笔力雄,一为宫体便移风。
始知姬旦无才思,只把豳诗咏女功。

羲和无返辔,昔贤惜分阴。念尔流离子,少小值苦辛。

荒废惜往昔,僶俯慎在今。姱修苟不力,老大倏相寻。

乾行贵不息,纤条成修林。

九死穹庐我未甘,后来勿使陇西惭,
明时节义多传述,柱下何人是老聃。
托植经多稔,顷筐向盛时。枝条虽已故,情分不曾移。
莫向阶前老,还同镜里衰。更应怜堕叶,残吹挂虫丝。

先生来东都,貌如林间鹤。闻名今见之,信难尘中著。

诸儒纷藏宝,人进已反却。眇然千载事,独与复商略。

斯人昔俊豪,世故熟斟酌。冥栖二十年,不为幽禅著。

秋风有所思,木落庐山脚。岂为菰莼念,亦负溪友约。

清霜动车轮,不复生四角。想见胸府间,天地泻寥廓。

平生杜陵老,妙处倚山阁。岁晚或相从,应分半岩壑。

秤锤搦出油,闲言长语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