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功德寺失道

最是祗园佳境深,白云堆里路难寻。禅房未了看花兴,清梵空闻隔叶音。

酒醒微风双树远,诗成斜日半山阴。相逢拟就汤休宿,古钵分泉洗渴心。

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名臣、诗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刘大夏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刘大夏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猜你喜欢
圣主焦劳意,谁云百里轻。
东州比灾害,剧令选精明。
水去良田阔,人旭旅谷生。
闾閻令旧观,鸡犬变新声。
盗散疲民活,奸穷老吏惊。
政成知不日,双耳为君倾。
天地四时谁主张,纵使群阴入风日。
日光在天已苍凉,风气吹人更憀慄。
树木惨惨颜色衰,燕雀啾啾群侣失。
我有愁轮行我肠,颠倒回环不能律。
我本孜孜学诗书,诗书与今岂同术。
智虑过人只自雠,闻见于时未裨一。
片心皎皎事乖背,众醉冥冥势陵突。
出门榛棘不可行,终岁蒿藜尚谁恤。
远梦频迷忆故人,客被初寒卧沉疾。
将相公侯虽不为,消长穷通岂须诘。
圣贤穰穰力可攀,安能俯心为苟屈。
万室边江次,孤城对海安。朝霞晴作雨,湿气晚生寒。
苔色侵衣桁,潮痕上井栏。题诗招茂宰,思尔欲辞官。
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
溪深树密无人处,唯有幽花渡水香。

果园坊里杏花开,公子邀欢载酒来。醉落残英千万片,马头更折一枝回。

惊天重鼓女娲簧,横逼君弦变履霜。跪地习闻提冒絮,夺门祸遂起萧墙。

日中倾蜺何无忌,海外医龙竟有方。闻道八神齐警跸,人间早既唱《堂堂》。

树回岚合四窗青。霭色流微靓。点点春螺过江影。

藐含情。

苍茫下有波千顷。非烟不雨,似诗疑画,恐此意,在湘衡。

雨暗蒹葭浦,烟青杨柳津。有劳修月手,来访卧云人。

落笔向来事,无锥今岁贫。故山何处是,落日大江滨。

鸡唱度才三,羸僮井臼探。
缺瓶分晓月,古灶涌晴岚。
口腹真吾累,庖厨赖尔堪。
支离不耕者,对案敢无惭。

我行秋江曲,睹彼蕙与兰。紫茎发绿叶,秀色若可餐。

芳馨随风转,郁烈不能干。采采不盈掬,思以遗所欢。

所欢在天杪,道路阻且难。弃置委空谷,将随百卉残。

佩帏岂不充,无乃蒯与菅。兰芳非有待,所佩诚足叹。

雅操真堪坐庙堂,积年仁义佐贤王。鸣琴谈笑泽天下,始信斯文天不亡。

辇道乘双阙。
豪雄被五都。
横桥象天汉。
法驾应坤图。
韩康卖良药。
董偃鬻明珠。
喧喧拥车骑。
非但执金吾。
簟凉秋气初,长信恨何如。拂黛月生指,解鬟云满梳。
一从悲画扇,几度泣前鱼。坐听南宫乐,清风摇翠裾。

斧钺于今又向闽,大都杨柳正争春。名家作宦知谁敌,为别留诗更有神。

此日清风应载路,百年芳誉更超伦。流连莫怪频添烛,何日冰壶重可亲。

万顷波光拥碧山,一轮明月比心閒。渔歌夜半邻舟起,荡入绿蒲青苇间。

冷风吹幕影,碎雨响蕉声。伏枕才成寐,犹来梦里惊。

办得钱来直是难,钱钱要使及茕鳏。
莫教散入他人手,减百抽分或细奸。

鱼尾梢残,兔华舒满,遥天淡泞,薄云忽送疏疏雨。

黑山不断,银砾无边,柳梢谁插,青青如许。碎叶当城,倡条踠地,宛似笆篱护。

计征途,几千里,此夜偶随落絮。

最苦。沙场当日,玉龙按曲,万叠关山,白雁题诗,一绳乡路。

冷落、着尽铁衣人老,若个刀环归去。我今何愁,毡车茸帽,静把更筹数。

烧炭兽,灸黄羊,况有泻壸湩乳。

吴中郭索声价高,草泥足上生青毛。越中海市喧儿曹,白蟹厌饫霜前螯。

新丰逆旅酒濯足,齐国相君饭脱粟。当时珍味无所需,吴越土宜俱碌碌。

白公曾咏牡丹芳,一种鲜妍独异常。
眼氏见伊真国色,算头闻者是天香。
朝含宿雨低垂泪,晚背残阳暗断肠。
多病老翁争奈向,寄诗遥问少年郎。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