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昔我病中展此画,捕逐真气归羸形。画师精神贯千载,意想至人无穷龄。
四松鳞爪互隐见,苍针不动风泠泠。倒盘老藤挂日月,苔厚如铁鸿濛青。
千岩万壑气奔赴,空际负运愁六丁。龙蛇启蛰破户牖,雷雨在内无由扃。
云开六合忽清朗,卷藏深密海入瓶。平生世物不挂眼,独与此画通精灵。
苦修坚固无解脱,安得慧刃磨天硎。
薄云寒日澹山晖,连夜东风作雪飞。腊意匆匆归棹懒,富春江上客帆稀。
晓露湿芳英,骈开耻独荣。仙姿双弄玉,道韵两飞琼。
人羡长偎倚,天令巧合并。鹊巢风化美,佳植固堪徵。
天寒瘦竹。露画棂几眼,三两闲屋。薄暝微茫,碎雪迷离,报思远在空谷。
卷帘略识春风面,是谁写、折枝横幅。似伴伊、冷月吹笙,忍放嫦娥幽独。
小隐西村最好,嫩烟四五里,香满山麓。浅立墙阴,淡照波痕,天然缟袂装束。
隔花唤起林和靖,问清梦、恁时酣足。只夜深、翠羽飞来,偷记笛边残曲。
湿云连野树,流水绕孤村。两月无来客,终朝闭小轩。
冥冥山气重,㶁㶁涧声繁。认作清明景,红芳惜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