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嗣宗,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到过北方边塞,有《随边使过五原》诗,与顾非熊、顾陶友善。崇仰王维,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缺乏社会内容。元辛文房谓其为诗“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每字著意,悠然皆尘外之想”,并称颂其“片水明在野,万华深见人”,“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等警句为“皆区区所当避舍者也”。但艺术成就远不及王、储。《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十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
宦途陆陆未回车,秋桂春萝总负渠。目送飞鸿千里去,故山应草绝交书。
恶声啼煞白门乌,法曲飘零慰胜无。亡国何曾到商女,为邻应悔听吴歈。
难逢笼袖骄民世,再见当场出丑图。愁念家山声入破,大千秋色上氍毹。
蓬莱云色正飞浮,猛乞分符向玉州。抵鹊信嫌三献辱,如虹肯要万金酬。
勋名不朽山为砺,轩冕随缘芥作舟。却憾渥洼求汗血,不如天厩出骅骝。
翩然归去两芒鞋,朱子书堂小学斋。好向四书寻骨髓,敢辞五岭役筋骸。
晦传可是终无愧,遁筮谁知晚□佳。前哲持身但如此,知时岂不有吾侪。
看花去岁竹阑边,今日花开恰似前。抱病秪疑虚几杖,逢人翻欲共周旋。
啼莺落絮供长昼,把酒论文及暮年。来岁春光如复在,行厨应许再开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