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士

先生覃怀来,复向覃怀去。怅望难久留,离魂袅烟树。

忆昔读书舍,寄在蓬莱宫。长松挂海月,短章留春风。

同窗四五人,肝胆如一身。虽存经济志,亦与云萝亲。

先生时来过,谈笑共抵掌。赤水涉波澜,玄珠讥象罔。

别来三年馀,相思空寄书。死者不可见,生者犹离居。

归时见故人,为问平安否。紫气映冥鸿,夜夜频回首。

(1474—1543)明河南武陟人,字粹夫,号柏斋。弘治十五年进士。为翰林修撰。不屈于刘瑾,累疏致仕。后出为开州知府,历工、户、礼三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致仕里居十余年,教子弟以孝弟忠信。对王守仁之学颇有微辞。有《医学管见》、《阴阳律吕》、《柏斋三书》、《柏斋集》。
  猜你喜欢
青气含春雨,知从岱岳来。行云避师出,洒雨待车回。
厌浥尘清道,空濛柳映台。最宜三五夜,晴月九重开。

溯筏开新屋,扶舆绕故园。事遗心独寄,路翳目空存。

野果寒林寂,蛮花午簟温。难忘旧时处,欲宿愧桑门。

报答春光酒一卮,贫中无酒著春欺。作诗细与东风道,未必东风肯要诗。

春日载阳,陟彼高冈。
乐彼之园,维水泱泱。
维笋及蒲,既生既育。
拚飞维鸟,集于灌木。
嘤其鸣矣,乱我世曲。
有怀二人,在彼空谷。
既往既来,独寐寤宿。
陟则在巘,或降于阿。
瞻望弗及,伤如之何。
华岳金天庙,唐贤石阙题。
姓名留篆刻,冠剑落耕犁。
字体诸家杂,函封数驿齎。
几行犹壮观,丞相讨淮西。
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生本青莲界。自翻来、几重愁案,替谁交代。愿掬银河三千丈,一洗女儿故态。

收拾起、断脂零黛。莫学兰台愁秋语,但大言、打破乾坤隘。

拔长剑,倚天外。

人间不少莺花海。尽饶它旗亭画壁,双鬟低拜。酒散歌阑仍撒手,万事总归无奈。

问昔日、劫灰安在。识得无无真道理,便神仙、也被虚空碍。

尘世事,复何怪。

白发萧萧始此来,高楼正倚夕阳台。阑凭南面山都出,梯到上头江大开。

自愧衰翁落迟局,未容民部不深杯。若教却饮天应笑,豪杰眼前安在哉。

得状元,由手搏。状元由手搏,尚胜种秘阁。

诩诩言词巷陌儿,倾心反目易安危。可嗟香尽蝶犹恋,谁谓机萌鸥不知。

寥落丹青秋后扇,纵横黑白局中棋。料应主意非疏贾,其奈难祛绛灌疑。

我本飘然出岫云。挂冠归去岸纶巾。但教名利休缰锁,心地何时不是春。
竹叶美,菊花新。百杯且听绕梁尘。故乡父老应相贺,林下方今见一人。
此理于人无间然,昏明何事异天渊。
自从断却閒牵引,俯引周旋只事天。
回车已驾衡门下,将去复留情不舍。
举家欲语畏郎嗔,独自登车无送者。
吞悲惟恐路人知,默默还思初嫁时。
父母殷勤受明礼,良媒宛转来通辞。
入门即听舅姑语,妇道营生在勤苦。
淡妆不用画蛾眉,朝采蚕桑暮机杼。
亦知朴陋人所厌,习成天性终难变。
丈夫有才常好新,贱妾薄命何嗟怨。
缲丝在车犹未除,亭午当炊谁下厨。
但得新人亦似此,庶免高堂烦老姑。
到家无面见邻姬,独掩寒闺双泪垂。
小时只恨青春促,今日方愁年老迟。

东望川原拱别都,汉唐冠盖已丘墟。地横嵩少雄中夏,天险轘辕困万夫。

宫殿荒凉兴废恨,山河惨淡战争馀。登临不见淮南道,只有风尘满客裾。

草履蒲团山意存,坐看庭木长桐孙。行斋罢讲仍香气,
布褐离床带雨痕。夏满寻医还出寺,晴来晒疏暂开门。
道情淡薄闲愁尽,霜色何因入鬓根。
昨日花始开,今日花已满。
倚树听嘤嘤,折花歌纂纂。
美人浩无期,青春忽已晚。
写尽锦笺长,烧残红烛短。
日夕望江南,彩云天际远。

文章迩来气燄低,圣经颇遭馀子弄。公归除□□□□,荆舒之说惩应痛。

青雀西飞绕集灵,麻姑仙诀悟《熊经》。玉杯日暖黄云动,金掌风微白露零。

望气方壶犹寂寞,祈年太乙尚丁宁。君王欲乞长生术,不道郎官是岁星。

酒清香蔼夜搊筝,弦上凉生六月冰。
但许风流擅南馆,不教飞梦绕西陵。

昔年曾接岭南游,尊酒论诗海上楼。枫落吴江渔梦断,月明珠海雁书浮。

玉堂地迥心偏远,仙掌云深静似秋。闻道龙门收逸事,茂陵书在托谁投。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