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存的词作里,严仁有词三十首,其中一半以上写闺情。“闺情”,在唐宋词里是写作量占多数的一种题材。这种词的表现手法多样,或雕琢,或白描,但有创意,新颖别致的倒为数不多。而本词却有其独到之处。
本词采用常见的上景下情的写法。但其写景却在动与静对比的同时,用暗示衬托出思妇的情怀。小园内春光烂漫,杂花竞放,但思妇的视线却只有小园西畔的一片荠菜花,此时荠菜开出繁密的白色小花,引来许多上下纷飞的蝴蝶。“繁”和“乱”是以荠菜花和蝴蝶的形态和活动反映出春事已深。“只在”两字暗示春风仅仅在园中停留,却不光顾寂寞的深闺
荠菜本是可食之野菜,而她无心踏青挑菜,以致听任荠菜长得遍地都是:“花繁”,不仅形容荠菜长得茂密,又从另一角度暗示了思妇因思春而无意游赏的心情。
词人借思妇的目光,将关注点转移到池塘和花径上。“冰池”指水面光洁如冰,莹澈清碧。“花还空”,形容冰池在阳光之下显得透明无比。“香径”写落花堆满小路,送来阵阵芳馨。“吹已断”,是说枝头花瓣都已被风吹落在地。从这一泓碧水、一条花径的静景场面中,衬托出思妇幽闺寂寞、尽日凝望的神态。这种以写景为主而景中有情的写法,过渡到下片抒情,使得全词融为一体。
下片所写的相思之情,主要是以间接而曲折的手法来反映的。游丝,是飘荡于空中的昆虫之丝,说“恨游丝短”是用以反衬自己情意之长。由于相思而日益消瘦,亦不直接说出,只用“罗带缓”来暗示。
这种写法在《古乐府歌》:“离家日已远,衣带日趋缓。”中有表现。《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亦有“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之句,不过前者是游子口吻,后者是思妇之辞。这里间接地刻画出由于离别日久相思不已而渐趋消瘦的思妇形象。
结尾两句设想新奇,以构思别出心裁而为人称道,是承上面“罗带缓”而进一步悬拟他日归来相见时的情景。这样的手法更显示出相思之苦。词人并未使用直接诉陈因怀人而憔悴之语,而是曲折地说:梳妆匣里的圆镜不会欺人,待你归来之日可以看到思妇消瘦的容颜。这种间接的写法看似痴语,其实是至情的流露。本词运用反衬、暗示、间接等手法,使词意婉转层深,独具韵致。
綵幡双燕祝春宜,献寿迎祥重此时。腊雪未消宫树碧,早莺声在万年枝。
寄迹小园中,忽有乌衣至。手中执圆封,州府特遣馈。
罗列满吾前,礼数颇周致。四邻府聚观,若有流涎意。
呼童急开樽,四邻同一醉。
鸣凤启至德,镐京作王家。万国戴元后,怀柔无迩遐。
逖矣裔夷人,占风慕中华。毳服耳金鐻,拳毛眼窈洼。
献獒越重译,辛苦涉流沙。归仁自彼心,务广匪子夸。
謇謇大廷臣,忠告犹咨嗟。卜年盈八百,分得未为奢。
云胡叔世主,黩武生諠哗。枸酱毒南徼,河源诧西槎。
哀哀万夫命,驱以易骊騧。暴蔑文祖训,大贻天下瑕。
画图漫写形,索意良无涯。太康焚雉头,宫闱茁妖芽。
开元灰组绣,骊岫荒淫哇。夫岂不有初,荡心生百邪。
望美洛阳都,赤符炳流霞。玉关闭高门,军宾绝相加。
鸠杖老貔貅,虎落蔼桑麻。煌煌中兴业,奕奕流芳葩。
谦光信受益,知足复何差。感事重怀古,因书戒矜誇。
海风水群飞,中夜满城雪。闻鸡倒衣起,犹谓庭下月。
出门望天地,高下同莹洁。念非汗漫期,驱马正迷辙。
我本江湖人,云端想华阙。今来恍自失,旅唱空愁绝。
身心一如,身外无馀。不愿成佛,亦非凡夫。甘作上牢漆桶,无心计较锱铢。
万古银山铁壁,更没者也之乎。是则活埋老僧,不是则打杀昙慧。
暗透两重牢关,烈焰不藏蚊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