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晦与同幕诸公登南高峰因过湖上小集二首 其二

落日湖头舣画船,买鱼沽酒不论钱。共过天下登临地,却忆官家全盛年。

绿水映霞红胜锦,远山凝黛澹如烟。相携此夕干戈际,一听笙歌一慨然。

陈基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陈基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猜你喜欢
千年戴颙宅,佛庙此崇修。古井人名在,清泉鹿迹幽。
竹光寒闭院,山影夜藏楼。未得高僧旨,烟霞空暂游。

清香满座瓜分玉,明月澄空酒漾金。不是夜凉难就醉,一帘秋色竹森森。

无端淫雨挟愁来,极目丹乌安在哉。
云雨未阑痴不去,天容何事苦难开。
依红宿蝶霑新粉,点绿行蜗篆无苔。
惊喜盘斋横槊句,此心暂作复然灰。

上苑夭桃自作行,刘郎去后几回芳。厌从年少追新赏,闲对宫花识旧香。

欲赠佳人非泛洧,好纫幽佩吊沉湘。鹤林神女无消息,为问何年返帝乡。

独坐清天下,专征出海隅。九江皆渡虎,三郡尽还珠。
组练明秋浦,楼船入郢都。风高初选将,月满欲平胡。
杀气横千里,军声动九区。白猿惭剑术,黄石借兵符。
戎虏行当翦,鲸鲵立可诛。自怜非剧孟,何以佐良图。
南人得水便忘忧,两日三番水际游。
花露沾衣浓似雨,潭风著面冷如秋。
拖莎带荇流何急,掷雁抛凫浪未休。
天外画桥桥上柳,祇疑身在望湖楼。

武皇英气古无俦,解道平城遗朕忧。汗血龙媒十八万,单于台下猎清秋。

运水搬柴自给供,山中乐事少人逢。偶先睡起鸟声静,独见开时花意浓。

云气难消当户嶂,龙姿最爱倚廊松。年来真识幽居味,洗尽凡心夜半钟。

此个真真也。莹彻灵台也。出入虚无缥缈间,骑风马。信任飘飘也。占得惺惺也。光耀明明也。来往晴空碧落中,乘云马。自在逍遥也。
谁唤提壶沽美酒,浮生多负欢游。窗明窗暗百年休。凉风催雁过,春水带花流。仰视浮云空自诳,往还岁月悠悠。三山那有凤麟洲。一杯齐物论,千古醉乡侯。

瓜入东陵五色饶,翛然青鸟下云霄。琼楼不用寻三岛,铜雀何须数二乔。

尽道扁舟归范蠡,谁知金屋醉阿娇。丝桐独解无弦意,杜若芳洲忆楚骚。

流水湾回几曲,伊人宛在中心。静对绿漪滟滟,笑捐黼黻文章。

百计求安未得安,此心须在鬓彫残。漫漫长夜浑无睡,蟋蟀堂深秋雨寒。

吴王上国长洲奢,翠黛寒江一道斜。
伤见摧残旧宫树,美人曾插九枝花。
露荷香泛小池台。水云堆。好风催。宝扇胡床,无事且徘徊。帘外海榴裙一色,判共釂、两三杯。
此怀能得几番开。玉山颓。不须推。回首慈恩,前梦老堪咳。好是上林多少树,应早晚、待公来。

断蛩吟晚。正苔痕露冷,离魂吹散。坐旅馆、听尽琼签,是人倦背灯,家山犹远。

泪洒难收,又和墨、书来点点。算乡城月黑,秋风望极,故人愁眼。

尘飞软红冉冉。纵无情别去,也成悽怨。伴雁影、芦荻烟波,为频嘱明年,归程同转。

双鬓霜前,想镜里、星星先见。只销凝、南浦长亭,玉田半卷。

半生独受春风残,万感相随秋夜长。隐几无眠听落叶,松梢摇雨溅山房。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终古沧桑几劫灰,行人过此一徘徊。依然汉水浮天去,不见庞公上冢回。

《荆楚岁时》思续记,《襄阳耆旧》有余哀。我来欲伴鹿门隐,莽莽平芜但草莱。

古乐治情性,故使风俗完。
郑卫入人耳,雅正声日殚。
教化走薄恶,靡靡如转丸。
全音不可见,来往寂寞间。
我疑至和意,独落诗人肝。
或以鸣道德,或以伤忧患。
存者三百篇,兴寄青与丹。
至今如清风,留在乔木端。
敦厚久衰落,坐见王泽乾。
后世其得者,或谒道之门。
失者抱大羹,竞下咸与酸。
最晚李杜出,遂将风雅坛。
内以康心脾,睥睨万物根。
予早酷爱慕,强把屈瓠鑽。
当食对藜藿,诵之若熊蹯。
崔子我同好,韵字嗟璞浑。
其诗长於适,意趣犹捭豚。
巨轴逾百篇,抵我轻欤璠。
得之忘睡眠,夜拭瞳膜昏。
若游金貂市,时见太古冠。
淡泊路久茀,共约锄榛菅。
当结明月期,与君酌醇源。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