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昌乐

秣马安丘邑,弭节昌乐县。
道路正搔首,郡邑忽驰箭。
邯河已虎据,穆陵复豺战。
西拒拥戈矛,南出张组练。
仓茫走黎庶,错愕动缨弁。
我行日已远,我力日已倦。
亨衢冀栖息,异事骇闻见。
如何命不淑,所至时辄乱。
既同丧家狗,亦类焚巢燕。
仆御心尽灰,妻孥泪如霰。
我道苟如此,安得发不变。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猜你喜欢

闭门不语信深沉,岂可讥时作酒箴。料得门前无好事,解嘲聊复寄初心。

太极乾元父,清都大帝宫。宴酣忘御骏,仙去任遗弓。

音遏思尧颡,旻号泣舜瞳。孤臣台阁旧,泪血洒春风。

莫恨暂櫜鞬,交游几个全。眼明相见日,肺病欲秋天。
五马虚盈枥,双蛾浪满船。可怜俱老大,无处用闲钱。

两树繁花占上春,多情谁是惜芳人。京华一朵千金价,肯信空山委路尘。

晓发车殷床,皎皎春愁曙。旧爱痗予心,十载梦中住。

初日上金茎,春殿从容赋。宫粉倏飘零,匐匍天缟素。

连骑萧寺花,剪烛故人寓。城西有故居,交香几丛树。

泪眼竭修河,望将汉月去。粥窗乱村鸡,欲语不得诉。

离情触处总相关,小字县名传。听去偏惊,避将无计,谁使驻征鞍。

梦中从此寻犹近,寒夜奈无眠。转眼春风,预愁江上,万点见青山。

片山唐国赐,茶有数根留。
几番见人说,今朝还独游。
远波分段白,宿霭向晴收。
却有觉庵主,犹能学道州。

仓皇直下豫章城,江上闻风溃列营。沔口三旬余劫火,浔阳九派汇军声。

元戎已见奔单舰,都护空劳集守兵。约略诸君功罪际,陷疆事重陷身轻。

遥从空际列难冠,五指森森快纵观。时压白云同扯絮,还招红日类探丸。

岚光遽隐烟初起,翠色新添雨欲残。想到徐陵吟咏后,如椽大笔架犹宽。

斋居严礼祀,灯火坐更深。圣德通天道,春光眷物情。

百僚遵戒誓,三宿致精明。上下期昭格,寰区愿顺成。

诏书午夜下天阍,父老惊疑破涕痕。何故夺门同景泰,有谁感泣似兴元。

宗贤负扆应艰选,旧制违时讵可援。自是老臣过忧虑,孤忠无路达修门。

天生佳偶世无多,修到神仙易惹魔。白首同归无此分,廿年行乐悔蹉跎。

忘归薄暮话从容,夜宿郎山第一峰。鹫岭并看灵隐寺,鸡声兼听景阳钟。

清泉带雨流深涧,老鹤栖云伴古松。有约才成轻聚散,不知何日得重逢。

早秋尝旨蓄,数茎味犹正。酸咸历四时,终存岁寒性。

却讶秋还在,萧条满目非。江山千骑暗,城郭一人归。

见子南冠泪,犹惊楚客衣。庭花何烂缦,寂寂伴伊威。

策杖政成时,清溪弄钓丝。当年潘子貌,避病沈侯诗。
漉酒迎宾急,看花署字迟。杨梅今熟未,与我两三枝。
石作藩篱树作邻,家生春菌与秋莼。
偶遗书法呼儿子,未定诗篇诣孺人。

不见隋河堤上柳,绿阴流水依依。龙舟东下疾于飞。

千条万叶,浓翠染旌旗。记得当年春去也,锦帆不见西归。

故抛轻絮点人衣。如将亡国恨,说与路人知。

绕堤荷盖田田立。万丛绿里娇红出。朝露染花肤。搴花罗袂濡。

牵牛花数点。掩映秋容淡。小立六桥西。水痕岚翠低。

别郎春尽似经年,暗掷金钗当卜钱。分明说在吴江上,知有江头若个船。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