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四夜闻微雨

梦觉有奇事,淅沥高瓦鸣。焦枯岂云润,且欣闻雨声。

秋稻既无及,蔬麦犹可耕。侧耳恐复止,愿望深中情。

向来春夏交,流潦高入城。秋旱理宜有,天道良难平。

大钧转万物,旋斡势孔轻。仙瓢贮海水,安得尽注倾。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猜你喜欢
云披玉绳净,月满镜轮圆。裛露珠晖冷,凌霜桂影寒。
漏彩含疏薄,浮光漾急澜。西园徒自赏,南飞终未安。
几日诉离尊。歌尽阳关不忍分。此度天涯真个去,销魂。相送黄花落叶村。
斜日又黄昏。萧寺无人半掩门。今夜粉香明月泪,休论。只要罗巾记旧痕。
淮南稍觉故人稀,几度拿舟愿辄违。
王粲去乡应有恨,邴原避地岂无依。
稻迷绛国鸿初下,酒满江城蟹正肥。
想见临风重回首,芝山日日白云飞。

配盐幽菽偶登厨,隔岭携来贵似珠。只有山家豌豆好,不劳苜蓿秣宛驹。

四载咸淳相,艰哉去国情。极知几事密,或遂好谋成。

董卓徵荀爽,陈桓免晏婴。为公翻左汉,尚觉寸丹明。

寒蛩无限闹空街,唤起离人枕上怀。到此方知离别苦,玉人今夜泪香腮。

阴岩万古无纤尘,木石翠润无冬春。时哉两猿挂复蹲,其一抱子为屈伸。

下有游貆意甚驯,雄雌嬉游循水滨。沐猴遇獐愕欲奔,据高自得俯而扪。

悬之门堂阅疑真,妙哉易生笔有神,以此成名以终身。

长蛟猛虎不难屠,大勇其惟改过乎。抛却步光为善士,方知自砺有工夫。

寒谷望春如望赦,雨雨风风恶相嚇。床头败絮未尝温,石上瘦花浑欲谢。

三时尽辨禽鸟鸣,合涧助为风水声。白水田头漫无路,老稚种麦已青青。

朝晴独见扶犁叟,人生合作无犁耦。不须识字只耕田,酒杯也到扶犁手。

寒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
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
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
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

长门柳丝千万结,风起花如雪。离别复离别,攀折更攀折,苦无多旧时枝叶也。
长门柳丝千万缕,总是伤心树。行人折嫩条,燕子衔轻絮,都不由凤城春做主。

浦口江头艇子呼,有怀逸兴恐成孤。非斗邮传憎尘土,自爱江山入画图。

峰势宛如神峻拔,瀑痕浑似笔浓枯。顾怜文力孱非敌,剩欲追摹忽已逋。

濯足黄河水,濯发济阳波。清者去不回,濯者其奈何。

碧海银汉落,九天瑶镜分。五湖不载宫袍去,笑煞江东日暮云。

薰风解愠。手握乾符躬揖逊。廊庙无为。天子亲传万寿卮。
恩覃湛露。和气欢声均海宇。嵩岳三呼。父子唐虞今古无。

九叠屏风取次张。九派下浔阳。九九图中,燕脂催点,春事九回肠。

情知不是长安路,九面误衡湘。稽首灊云,九天司命,九鳸问归装。

别语无多别思催,祇今蜡炬半成灰。刘蕡曾上千言策,庞统应非百里才。

鹤径扫开残月路,马蹄蹋碎乱云堆。此行莫道增惆怅,分得清风两袖来。

上人禅室路裴回,万木清阴向日开。寒竹影侵行径石,
秋风声入诵经台。闲云不系从舒卷,狎鸟无机任往来。
更惜片阳谈妙理,归时莫待暝钟催。
一战文场拔赵旗,便调金鼎佐无为。白麻骤降恩何极,
黄发初闻喜可知。跋敕案前人到少,筑沙堤上马归迟。
立班始得遥相见,亲洽争如未贵时。
沛公家业本无能,休责渠曹不治生。
看取帝王他日事,方知俗眼未分明。

衔枚度碛夜生寒,铁甲霜明北斗阑。边马远驰天未晓,提刀直欲靖楼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