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得苍山一段秋,千峰万壑翠光浮。虚堂百尺琉璃簟,对此真堪作卧游。
野服清晨谒九天,承恩亲拜玉阶前。归来感戴心无限,但祝皇家万万年。
乡村疫疠肆流行,死者如麻实可惊。天独憖遗应有意,要令操笔写民情。
爱双鸣栖凤,趁舞袖,共婆娑。恨叠鼓凝笳,繁弦急管,悲壮何多。
金泥小檀花面,尽凄清、翻尽雪儿歌。幄殿悄闻私语,铜龙冷籁秋波。
明妆高烛洗金荷。心赏重经过。听一曲流连,珠帘画栋,几度斜河。
红云岛,仙音部,说新声、得意掩云和。看取长安日近,春风摇荡鸣珂。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特来设粥誇英俊,那知王老更风流。打破粥锅呈丑拙,狸奴白牯一齐收。
君家紫藤看最好,虺结虬蟠势夭矫。千条络格影倒垂,万穟捎桅风乍袅。
东皇留取伴残春,破萼漫嫌开不早。花时主客每盘桓,朗咏长吟恣幽讨。
紫云焰暖结流苏,罨画丛深张羽葆。幕天冉冉欲成阴,绣地斑斑浑未扫。
蜂声卓午晴更喧,蝶影斜阳暮犹绕。晨浇底用井华汲,日炙何愁碎英稿。
横空出雾爱丰茸,直上搴云自缥缈。罗囊戏赌忆诸郎,锦髻斜牵嗤一老。
年年花底具尊壶,坐藉莓苔荐清醥。醉来兴发擘银笺,狂态真成被花恼。
莫将金谷比繁华,自有仙游拟蓬岛。